要聞
分享到 0

水陽鎮:科技催生“中國幼蟹第一鎮

“目前,全國各地尤其是來自江蘇、浙江等長三角地區的客商,都來我們水陽鎮購買幼蟹。”近日,宣城市金新河蟹苗種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葛其壽自豪地告訴記者,目前,全國每7隻幼蟹中,就有1隻産自宣城市宣州區水陽鎮,水陽鎮也被譽為“中國幼蟹第一鎮”。

科技支撐

優質蟹苗規模化繁育

宣州區現有幼蟹養殖面積4.5萬畝,其中僅水陽鎮幼蟹養殖面積就超過4萬畝,每年蟹苗需求量約8萬千克。

“幾年前,由於受中華絨螯蟹繁殖需要海水的條件限制,我省長期以來所有蟹苗完全依賴外購。”不同規格親本繁殖的蟹苗價格懸殊較大,從200元/千克至1600元/千克不等,蟹苗品質良莠不齊,養殖效果和穩定性也千差萬別,普通購苗者僅從外觀上難以辨識。“我們往往花高昂的價格卻不能購得優質的蟹苗,蟹苗品質受制於人,嚴重影響養殖效果和養殖收益。”葛其壽説。

種業是農業的“晶片”,良種是中華絨螯蟹高品質發展的基石。為實現宣州區中華絨螯蟹種源自主可控,安徽省農科院水産研究所和農業經濟與資訊研究所共同承擔了2021年省財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專項——“中華絨螯蟹良種繁育與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轉化應用”。針對我省中華絨螯蟹産業關鍵共性技術問題,項目組在省“兩強一增”行動指引下,以中華絨螯蟹良種蟹苗繁育、優質蟹種標準化培育、多營養層級生態養殖和水質智慧管控為突破口,匯集各類創新要素,優化資源配置;以位於水陽鎮吳村的宣州區(水産)現代農業産業園中華絨螯蟹示範區為科技轉化應用核心示範區,開展關鍵共性技術定向整合、定向轉化。

在省農科院水産研究所和宣州區農業農村局、水産技術推廣站共同推動下,安徽騰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宣城市金新河蟹苗種專業合作社合作,在江蘇如東、東臺自主建設中華絨螯蟹大眼幼體繁育基地1000畝。“我們指導上述企業,從全國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優勢産區6個典型養殖群體中遴選良種親本,開展優質蟹苗自主繁育,轉化大規格親本遴選、産前強化培育、抱卵蟹越冬管理、輪蟲培育、燈光誘捕、大眼幼體土池原位淡化等技術,累計繁育優質蟹苗3萬餘千克,生長速度提高8%以上。除滿足核心示範區需求外,還輻射推廣周邊養殖1.5萬畝。”項目組負責人、省農科院水産研究所所長江河告訴記者,經過協同攻關,現已探索出一條“自選良種親本、異地自主繁育、本地化培育、良種良法配套、産研推結合”的中華絨螯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發展之路,實現了項目區種源完全自主可控,也開創了安徽本土企業沿海自主開展蟹苗規模化繁育的先河,為宣州區幼蟹産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種業保障。

智慧管控

坐在辦公室輕鬆養蟹

雖然已是冬季,走進省財政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項目基地——水陽鎮吳村村中華絨螯蟹優質蟹種培育示範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五彩斑斕的鮮花大道。不同於以往的水産養殖區,這個花園般的養殖基地水面清澈、環境幽雅,水面上布設著各種數字化管網,幾乎看不到工人。

在基地辦公室的網際網路數據管理平臺上,記者看到,養殖基地各個塘口的實時狀況、飼料用量、水質品質、採購情況等諸多資訊在電腦上一覽無余。“以前沒有這些先進設備,工人半夜起來增氧把牙都摔掉過。自從基地標準化、設施化、智慧化改造後,現在養殖幼蟹輕鬆多了。只需每天打開手機App,就可以隨時巡塘,實施增氧等相關指令。200畝的基地只需要5個工人就可以了。”安徽騰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葉飛説。

“傳統的水産養殖,每日巡塘和人工檢測水質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由於智慧化程度低,耗時耗力,經常面臨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窘境。”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錢蓉介紹,為推動我省中華絨螯蟹産業發展從規模化邁向高質化,解決經驗主導養殖決策和從業人員老齡化的産業困局,項目組對三個示範基地進行改造,開展養殖水體水質智慧管控技術轉化應用。在對核心示範區內200畝蟹種培育示範基地進排水、護坡、環溝等進行全面改造和環境美化基礎上,安裝了視頻巡檢和水體水質智慧監測設備。系統能根據巡檢和水質線上監測結果,自動開啟增氧設備,採取相應水質處理措施,從而實現數字化、精準化養殖,降低人工成本,提高養殖決策科學化水準,賦能産業轉型升級。

“我在外地出差時,也會經常打開手機App,實時查看一下養殖區域的水溫、pH、溶解氧、氨氮和亞硝酸鹽等養殖水體主要水質指標,發現情況馬上能及時處理,真是太方便了!”葉飛指著池塘邊佈置的高清網路球機向記者介紹,它們可360度巡航監控養殖區域,具有集中傳輸、本地錄影、視頻回放、許可權管理、多畫面監控、報警聯動、移動偵測、紅外夜視等功能,還能智慧化控制增氧機,遠端實時調控水體水質環境,實現了養殖區的綜合指揮調度。

生態治理

養殖尾水實現“零排放”

11月25日下午3點,葛其壽在自家池塘邊指揮工人將一袋袋伊樂藻搬上小船,準備移植到養殖塘的水底。“伊樂藻能凈化水質,魚和蟹也都愛吃它。”葛其壽告訴記者,池塘養殖中華絨螯蟹會加速養殖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污染,這在蟹種培育階段表現得尤為明顯。大面積種植伊樂藻是專家建議的進行養殖尾水生態治理的手段之一。

宣州區擁有4.5萬畝蟹種培育基地,養殖尾水治理壓力大。科研人員通過調研發現,該區擁有水網密布、水路通達的先天水域優勢,全區天然河溝面積12萬畝,可以在充分發掘養殖池塘自凈能力,加強原位修復技術應用的基礎上,提升河溝異位尾水凈化能力,從而提高尾水治理效果。

項目組經認真現場勘察和研究,確定了利用示範區內天然河溝開展池塘原位和河溝異位尾水凈化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因地制宜實施進排水和河溝改造。“我們在岸帶、淺水區移植沉水植物金魚藻、輪葉黑藻、伊樂藻、苦草等複合型水草,確保不同季節均有相應優勢種。”江河介紹,在不宜水草生長的深水區設置鳳眼蓮生物浮床,利用其極其發達的根系吸附氮磷,同時投放濾食性的魚、螺貝類等,構建了生物浮床—濾食性魚類—沉水植物—螺貝類的立體生物凈化系統,凈化後的養殖水質可達地表水Ⅲ類以上,水質清澈,可迴圈使用,實現了養殖尾水“零排放”。

好水養好蟹,通過尾水治理,示範區養殖池塘水體清澈、水草豐美,養出的成蟹品質高、賣相好,深受蘇浙滬消費者喜愛。“百分之九十都銷往蘇浙滬,以浙江銷量最大。我們常年向杭州四個定點超市供貨,在簽供貨協議前,他們都來實地考察過,對我們大閘蟹的品質十分滿意。”葉飛介紹,通過提供自育優質蟹苗,並回收成蟹,每年至少向蘇浙滬銷售大閘蟹100萬斤,帶動了周邊眾多養殖戶增收致富。水陽鎮雙盈村養殖戶劉偉前些年因從外省購買蟹苗品質難以保證,養殖效益較低,只養了20畝水面的螃蟹。後來,葉飛向他提供了我省自育優質蟹苗,畝均效益較之前增加了3000元。今年劉偉將養殖面積增加到60畝,收益也大幅增加。“每畝成蟹産量能達到280斤,塘邊收購價在每斤45元左右,畝純利達到6000元。”劉偉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