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
分享到 0

滁州:追“光”逐“鏈” 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12月1日,以“共迎雙碳新時代,同築光伏新高地”為主題的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滁州)光伏高品質發展高峰論壇在滁州市開幕。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光伏行業專家學者、光伏産業龍頭企業、配套企業、電力設計機構代表等參加,共話光伏産業發展前景、共助“雙碳”戰略目標實施。

此次論壇活動,舉行了2022年滁州市光伏産業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1017億元的16個項目落戶滁州;開展了宏觀經濟分析、領袖對話、熱點焦點問題分析、全球光伏市場前景分析等主題活動;滁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合作成立的中國光伏材料創新應用研究中心及滁州經開區管委會、德國萊茵技術公司合作成立的光伏測試中心揭牌;旭合科技10GW超高效N型電池及組件一期項目在中新蘇滁高新區舉行開工儀式。

近年來,滁州市聚焦打造“世界光伏之都”,充分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和平臺思維,推深做實産業鏈“鏈長制”,強力“雙招雙引”,聚力“多鏈協同”,包括光伏項目在內的百億元項目實現縣域全覆蓋,今年光伏産業産值將突破800億元,明年將突破千億元,光伏産業呈現發展速度快、重大項目多、産業鏈條全的良好態勢。

今年前三季度,滁州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均居全省第3位,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排名實現“3個第一、3個第二”,經濟運作評議連續三個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我們將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更高站位實施‘雙碳’戰略,更高效率推進‘雙招雙引’,更高品質促進‘多鏈協同’,更高水準打造營商環境,以‘走在前列、爭創一流’的發展業績回報各方厚愛,以昂揚狀態加快推進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滁州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説。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支援下,滁州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在時代機遇中搶灘光伏産業賽道。幾年時間,從無到有,已建立起一個投資規模大、頭部企業多、産業鏈齊全的光伏産業集群,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福萊特、福斯特、東方日升等光伏巨頭紛紛前來佈局,構建起石英砂開採加工、硅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智慧支架、封裝膠膜、儲能光伏電站等日趨完整的垂直一體化産業鏈條。

2021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前十的企業中,有6家在滁落戶。單體投資超百億級項目達12個。今年1~10月份,全市光伏産業産值達688億元、同比增長126%,預計全年産值將突破800億元。

搶抓機遇 光伏産業異軍突起

11月18日,全球光伏産業龍頭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鋻於公司現有電池産能相較于組件産能配比不足以及下游市場需求旺盛,擬在滁州投資建設年産10GW的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約27.57億元。

兩個月前,9月21日,億晶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産10GWN型高效TOPCon光伏電池、10GW光伏切片、10GW光伏組件”項目簽約儀式在滁州舉行,項目於今年10月份開工建設,計劃在明年6月份投産。

一個個光伏項目扎堆開工,一家家光伏巨擘加注投資,讓滁州距離“世界光伏之都”的産業願景越來越近。

光伏産業是基於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興起的朝陽産業,近幾年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的一張“新名片”。隨著關鍵技術創新突破、應用場景不斷擴展,光伏發電成本顯著降低,市場規模加速擴容,光伏産業加快發展迎來新一輪機遇。

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和全國發展大局,是滁州一直以來的邏輯遵循。近年來,滁州市搶抓機遇,圍繞光伏産業上下游建鏈、延鏈、強鏈、聚鏈,堅持頂格推進,充分運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和平臺思維,集聚了一批頭部企業,完善了一批關鍵環節。截至目前,該市已構建起硅片、光伏玻璃、電池、組件、逆變器、邊框等日趨完整的産業鏈條。全市已招引億元以上光伏項目95個,總投資2850億元,完成投資近千億元,主要産品産能佔全省光伏領域半壁江山;其中,光伏電池産能達22.5GW,佔全省50%、全國6%;光伏組件産能達37GW,佔全省60%、全國11%;光伏玻璃産能達460萬噸,佔全省50%、全國21%。

點沙成金 發揮優勢做強産業

在亞瑪頓集團鳳陽矽谷智慧公司的廠房中,經過投料、熔制、壓延、退火、裁剪,一片片剔亮晶透的光伏玻璃原片製作成形,通過流水線被送往下一個加工環節。“繼一期3座特種光電玻璃生産線全部點火後,年産10GW太陽能新材料項目的二期項目也已經在日前竣工投産。預計項目全部建成達産後,將實現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最先進的超薄超白特種光電玻璃生産基地。”企業負責人張全開説。

據介紹,光伏産業鏈除了産業鏈上游的硅料、硅棒、硅錠、硅片,産業鏈中游的電池、薄膜組件、晶硅組件和産業鏈下游的逆變器、光伏發電系統等,還離不開光伏玻璃、膠膜、支架等輔材環節。其中,光伏玻璃是製造光伏組件不可替代的重要輔材。而光伏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優質石英砂,在滁州市鳳陽縣有全國前列的儲量貯藏,達百億噸級。

看中獨有的石英砂儲量,光伏玻璃巨頭福萊特率先來鳳陽投資,隨後,亞瑪頓、南玻A等光伏玻璃頭部企業接踵而至,且生産線均趨於滿負荷運轉。

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加持,滁州的光伏産業發展之路就此啟航,走上了構建整個光伏産業全鏈條的發展之路。

2018年是滁州在新興光伏産業上邁進的重要時間坐標。這一年,全球生産規模最大的單晶矽産品製造商隆基樂葉在滁州投建的年産13GW太陽能組件項目投産。隆基項目的落地則更為迅猛地發揮了龍頭“磁吸效應”。全球光伏膠膜産能最大的生産廠家福斯特在滁投資建設的光伏膠膜及光伏背板項目,光伏行業規模最大的邊框供貨商永臻集團,投資建設了一座可年産18萬噸鋁邊框的現代化生産工廠。

從隆基樂葉的一枝獨秀,到全鏈條比翼齊飛、全行業百花齊放,滁州整個光伏産業生態已日趨完善。在定遠縣經濟開發區新材料光電産業園,陽光電源有限公司在滁子公司陽智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新型高效光伏逆變器設備、支架等智慧製造生産線項目已經投産;滁州經開區內總投資108億元、可年産24GWh儲能電池的天合光能儲能項目一期工程,計劃12月份交付廠房,並在年底前完成設備安裝。目前,全市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企業累計達53家,其中隆基光伏組件、福斯特光伏膠膜出貨量位居行業首位,福萊特光伏玻璃出貨量位居行業第二位。光伏産業已成為拉動滁州市工業産業升級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引擎。

優化環境 鏈式發展提質增效

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電池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6月30日,該企業16GW/年N型高效電池生産線一期正式投産,在行業內率先實現新一代N型電池大規模量産。“今年2月8日簽約,2月15日開工,中間只過了7天,一期項目僅用140天便完成了從開工到投産的全過程。目前,一期項目已經全面達産,二期項目計劃年底投産。”該公司負責人表示,能夠實現當季簽約、當季開工、半年達産的驚人速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滁州市委、市政府對光伏産業的支援和幫扶。

在敏銳捕捉到光伏産業發展趨勢後,滁州市將光伏産業擺在全市八大産業鏈“領軍”位置,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挂帥,頂層頂格推進,瞄定光伏行業的戰新産能和行業龍頭,梳理招引目標清單、組建專業招商隊伍、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打造專業園區平臺、完善跟蹤服務機制,科學利用市場邏輯資本力量,擇優擇強引進産業鏈上下游及配套企業,從高處謀劃打造高端産業集群。

堅持以服務招商,該市聚力打造親且清的“亭滿意”營商環境,定期召開專班組光伏産業鏈鏈長會、企業家早餐會、營商環境調度會,累計外出考察、接待光伏行業客商100批次600多人,與400多家全國光伏行業協會會員單位保持密切聯繫;先後調研、調度光伏項目建設100余次,幫助光伏企業及時解決了一批制約項目簽約、開工、投産、運營等各環節問題200余個。

依託豐富優質的礦藏資源品位,滁州市堅持讓市場邏輯發揮能效,優化資源配置路徑,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完善了光伏玻璃、封裝膠膜、TPT背板材料等配套環境,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産業鏈。該市堅持引育並舉,用“龍頭+配套”模式完善光伏産業鏈生態,並通過規模化生産和完善供應配套,打造穩定可靠供應鏈,有效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管理成本和創新成本。福萊特在滁州的基地,光伏玻璃生産成本約為行業平均的80%,隆基等企業也認可滁州基地生産成本較企業其他區域工廠要低。同時,該市立足地區光伏産業優勢和未來能源趨勢,通過政企聯動、提質增效、平臺搭建,推動新能源集中開發、高效接網,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目前,全市光伏電站裝機總容量近130萬千瓦。

光伏産業投資體量大,離不開資本的支撐。為了讓光伏企業在滁發展有底氣、有後勁,滁州市組織企業開展資本市場業務培訓,出臺獎補政策,大力支援本地光伏企業走向資本市場。建立光伏産業“政、銀、保、企”共商共建平臺,創新“主辦行+鏈主企業+鏈屬企業”的“一鏈一行多企”批量對接模式。截至目前,全市銀行業為光伏企業授信額度90億元,24個企業獲得貸款45億元。

注重創新 人才推動技術領先

今年3月,晶科滁州基地順利實現Tiger Neo系列組件量産交付,並將逐步達産、滿産。這款去年11月才推出的新品N型光伏組件,具備高電池轉換效率、高發電量、低衰減率、低溫度系數、高雙面率、弱光表現優等優勢,使得整個電站的發電量有極大提升,同時更可節約電費;鳳陽矚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機器全部為國産,核心技術握在自己手裏,降低了企業生産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永臻集團位於中新蘇滁高新區的生産基地,産線自動化率90%以上,一條生産線上的工人比其他地區的基地老生産線少三分之二……

堅持技術引領、創新發展,滁州市光伏製造業部分企業的技術水準已全球領先。隆基太陽能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06%,異質結電池轉化效率達到26.3%,均為世界最高紀錄;晶科N型單晶矽單結電池效率達到25.4%,刷新了世界紀錄;東方日升將異質結組件功率最高世界紀錄提升了160W以上,超大尺寸組件功率超700W,為規模化生産和産業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堅持創新驅動,滁州市採取政策引導、資金獎補等方式,積極推動大學大院大所合作,培育建設了一批國家及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等高水準技術創新平臺,聚焦産業鏈重點領域,加強應用基礎研究、關鍵共性及“卡脖子”技術突破,破除發展瓶頸。同時,堅持招才引智,大力招引行業緊缺人才,以高端人才帶動創新突破。去年以來,新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近百人,設立光伏領域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家、市級博士創新工作站7家,建成各類創新研發平臺7個,與上海交大合作成立貝克勒爾光伏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機構。

堅持平臺思維,按照“專項—工程—基地—集群”集聚發展思路,全市建成以滁州經開區、鳳陽經開區為“雙核”,其他縣(市、區)協同發展的産業承接大平臺,其中滁州經開區光伏産業基地獲批省“三重一創”新一代單晶高效光伏組件重大新興産業工程。新組建光伏行業協會,與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在人才引進、技術創新、標準制定、産業規劃編制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夯實産業基礎。該市還撬動社會資本力量,成功組建總規模100億元的國調戰新基金和15億元的皖能碳中和産業並購基金,累計設立産業類基金42隻。2021年新增光伏A股上市企業1家、重點培育擬上市光伏企業4家。

去年底,2021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滁州)光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滁州市成功舉辦,總投資超600億元的8個項目集中簽約。今年,2022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再次在滁舉辦,將為該市建設“世界光伏之都”的目標帶來新的增長點。

以光為馬,追“光”逐“鏈”,滁州正一步一個腳印,跟隨“光”的脈搏,向綠色發展、高品質發展邁進,讓“世界光伏之都”實至名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