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架起群眾和黨委政府之間的“連心橋”,肥東縣張集鄉充分利用民情日誌登記簿,深入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將群眾日常生活的痛點、難點、堵點作為工作的重點和關注點。不斷破解民生難題,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民生成色更足。
全面摸排登記,做實日常記錄工作。張集鄉下轄8個社區,每個社區均發放鄉政府印製的民情日誌登記簿,對每日到社區反映問題的來訪群眾進行全面記錄,並結合肥東縣民政局監製的村(居)民意見答覆處理情況小冊子將群眾來訪時間、聯繫方式、家庭住址、反映訴求等內容進行完善,為切實解決群眾難題奠定基礎。
按需分類梳理,做細答覆處理工作。通過定期對民情日誌統計歸檔、摸清底數,了解群眾日常反映難題的聚焦點,發現挖掘最為真實的社情民意。小到群眾日常鄰里糾紛、家長裏短或水電費繳納的基本問題,大到關乎糧食生産、新農村建設、土地確權、住房安全等涉及國家政策方針的重點難題。通過歸檔梳理分門別類,持續做好基層治理的“繡花功夫”。對於因日常小事産生的糾紛,充分發動群眾基礎較好的包村包組幹部,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做好調解工作;對於諸如最低生活保障、高齡補貼、慢性病卡等通過程式可以申請辦理的問題,社區工作人員仔細向群眾進行政策説明,提醒群眾準備好相關證明材料,核查條件滿足後均可進行審批辦理;對於一些長期反映但社區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歷史難題,進一步上報鄉政府,召開聯席會議,全面做好後續處理跟蹤工作。
定期調度督查,做牢日常監督工作。鄉相關職能部門對民情日誌登記簿隨機抽查,對日常登記和使用進行指導優化。根據記錄在冊的來訪情況,打電話進行回訪,做好“回頭看”,了解問題處理進展和結果,確保登記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真正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該鄉將民情日誌作為工作的“晴雨錶”之一,聚焦于高發問題,將日常工作動態調整、關口前移,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下一步,張集鄉將繼續用好“民情日誌”,盤好“民生臺賬”,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文/崔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