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佈消息,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院士主持申報的“深地工程多場耦合動力災變試驗儀”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推薦)正式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立項資助,直接經費8523.1萬元,項目週期為5年(2023-2027年)。
基金委專家組評審答辯
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設立的重大標誌性項目,是面向科學前沿和國家需求,以科學目標為導向,資助對促進科學發展、探索自然規律和開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創性科研儀器與核心部件的研製,以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該項目由該校和中國礦業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同申報和實施,項目依託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項目組匯聚了動力災害防控與儀器研製相關領域的學術骨幹,形成了由院士和國家級人才組成的多學科交叉團隊。
現場考察會場
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隨著我國能源資源逐漸進入深部開採階段,深部能源資源保障難度凸顯,衝擊地壓、煤與瓦斯突出、突水、岩爆等動力災害嚴重制約能源資源開發和能源安全。項目聚焦于深部採動煤岩體響應關鍵理論和多場耦合致災機制,圍繞深部工程岩體災害動力學行為與演化規律關鍵科學問題,加強深部採動多物理化學場耦合災變機理、深地資源地質精準勘探和三維地質可視化技術、採動災害風險判識及合理性評價模型、多參量災害預警與防控技術和裝備研究,擬突破深地工程多場耦合環境原態模擬、深部地層相似原性重構、動態多元資訊原值測定和動力災變演化原場再現等原理與技術。
項目將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創新成果,研製出自主原創、世界領先的深地工程多場耦合動力災變試驗儀,為深地工程多場多相岩體非線性動力學行為、多場耦合致災動力學理論、動力災害演化規律和發生機理、動力災害預警防控技術體系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儀器支撐。助力實現深地資源安全高效開採,力求建立完善的深部採動災害防控技術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體系,實現對災害的有效預警和精準防控。該項目有望將引領世界深地工程岩體致災動力學理論和科技前沿發展,推動深部岩體力學、災害動力學、工程地質學等相關學科的建設,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科技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科學價值。
項目組部分成員
據悉,2015年,袁亮院士獲批主持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自由申請)“用於揭示煤與瓦斯突出機理與規律的模擬試驗儀器”,實現了全球首次大尺度真三維煤與瓦斯突出物理模擬,填補了吸附瓦斯煤岩特性試驗與突出全過程真實模擬的技術空白,並被評級為A。本項目是袁亮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承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之後的又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圖文/安徽理工大學 張慶賀、施培松、任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