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學校應急救護能力,提高教師防範與應對危機的意識,切實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安全,10月23日,宿州中原航空學校邀請了安傑醫院李光醫生,為學校教職工進行緊急急救培訓和心臟除顫儀(AED)使用培訓。
理論講解
李光醫生首先通過列舉常見的突發事件,告訴大家掌握急救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説:“心臟猝死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身上。掌握急救技能,爭取時間,高效急救,于己於人都是好事。”
隨後,李光醫生詳細介紹了什麼是自動體外除顫儀(AED)以及它的使用方法。AED是一種便捷式、易操作、用於搶救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常用的急救設備,它可以自動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恢復呼吸心跳,被譽為“救命神器”。
現場示範
李光醫生利用人體模型現場示範了心肺復蘇的基本步驟,詳細演示如何實施心肺復蘇及使用AED,強調了心肺復蘇的適用場景。
為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目前,中原航校校內安裝AED設備共計2台,分別位於第二學生公寓樓一樓大廳、實訓樓一樓大廳。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指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是一種攜帶型、易操作,專門為非專業人士現場急救心臟驟停患者而設計的急救設備。具有培訓快、難度低、效果好的特點。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腦)嚴重缺血、缺氧,導致生命終止。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平均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數高達55萬例,其中,87.7%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公共區域。而針對心跳驟停患者的黃金搶救時間只有短短4分鐘,因此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就近安裝AED設備對於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在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出臺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和《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校園內安裝並普及AED設備的必要性。
根據120北京急救中心的專家指導意見,AED設備使用操作可分為以下四步。
第一步:開。患者仰臥,AED設備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一側進行除顫操作,這樣方便安放電極,同時可另有人在患者另一側實施CPR。接通電源:開電源開關,方法是按下電源開關或掀開螢幕的蓋子,儀器發出語音提示,指導操作者進行以下步驟。
第二步:貼。安放電極,迅速把電極片粘貼在患者的胸部,一個電極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鎖骨下方),另一個放在左乳頭外側,上緣距腋窩7cm左右,在粘貼電極片時儘量減少CPR按壓中斷時間。若患者出汗較多,應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乾皮膚。若患者胸毛較多,會妨礙電極與皮膚的有效接觸,可用力壓緊電極,若無效,應剔除胸毛後再粘貼電極。
第三步:插。將電極貼片導線插入AED設備主機。分析心律:按下“分析”鍵(有些型號在插入電極板後會發出語音提示,並自動開始分析心率,在此過程中請不要接觸患者,即使是輕微的觸動都有可能影響AED設備的分析),AED設備將會開始分析心率。分析完畢後,AED設備將會發出是否進行除顫的建議,急救人員和旁觀者應確保不與患者接觸,避免影響儀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發生室顫,儀器會通過聲音報警或圖形報警提示。
第四步:電。按“電擊”鍵前必須確定已無人接觸病人,或大聲宣佈“離開”。當分析有需除顫的心律時,電容器往往會自動充電,並有聲音或指示燈提示。電擊時,患者會出現突然抽搐。第一次電擊完成後,立刻繼續進行心肺復蘇。電極片需一直貼在患者身上,每兩分鐘左右,AED設備會再次自動分析心律。如未恢復有效灌注心律,操作者應繼續進行心肺復蘇,然後再次分析心律,除顫,心肺復蘇,反覆至急救人員到來。
宿州中原航空中學校將以此為契機,積極學習急救知識,提高師生避險、救護技能,增強校園救護服務能力。(文/彭冬梅、段玉超,圖/宿州中原航空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