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休閒健身需求火熱 戶外運動裝備産業加快成長

在安徽合肥市,飛盤愛好者進行對抗賽。阮雪楓/攝(人民視覺)

遊客在湖北恩施市的露營基地露營。譚華/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

近年來,戶外運動在我國不少地方蓬勃興起。瞄準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不少企業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産品,推動戶外運動裝備産業加快成長。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露營天幕、便攜桌椅床、滑雪裝備銷售額分別增長331.8%、123.1%和72.7%。戶外運動裝備産業為何會走紅,將給市場帶來哪些新機遇?記者進行了採訪。

供需兩旺:産品銷售火爆,生産供不應求

自打露營過一回,雲南昆明市民王潤秋恨不得每週都去。駕駛越野車出昆明市區,停在郊區營地,王潤秋搭起帳篷、支起桌椅,眼前是湛藍的湖水,頭頂是潔白的天幕,非常愜意。他説:“置辦相關裝備,花了3000多元,好多朋友都買了,很享受一起露營的感覺。”

視線轉向北京,更多小眾戶外運動正在“出圈”。位於北京國貿的CBD文化體育廣場,從早到晚都排滿了飛盤活動。“我每週至少教學5場。”一家飛盤俱樂部的合夥人説,玩飛盤運動量大、對抗性較低,很受年輕人喜愛。

皮划艇指導員戈壇當起了槳板教練。他經常去北京溫榆河、雁棲湖等地的水上基地:“槳板是一項很自在的運動,我專門考取了教練證,今年學槳板的人越來越多。”

如今,戶外運動越發受到人們青睞。據統計,我國戶外運動愛好者已達1.3億人,一個新消費市場正快速壯大。

“折疊椅一天能賣40把,小拉車直接賣斷貨。”在探路者北京世紀金源店,店員告訴記者,從天幕、帳篷到桌椅、小拉車,不少顧客一來就買一整套,每天都要送好幾車貨。在京東平臺上,今年前8月,戶外露營車、帳篷和墊子、槳板、公路自行車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450%、340%、237%、155%。

生産的繁忙,也印證了需求的火熱。“上半年,露營帳篷訂單量超過去年全年1倍多,生産排期從1個月延長到4個月以上。一些雨傘廠、釣具廠也開始改做帳篷骨架。”探路者集團技術項目部負責人劉昊海説。“我們生産的飛盤和手套賣得很好,近三年公司年均業績增速達150%,去年銷售額已達6000萬元。”翼鯤飛盤創始人徐穎峰説。

銷量更高的同時,戶外運動裝備産品的種類和樣式也越來越多。花色各異的飛盤、卡通形象的帳篷、造型別致的服飾……順應個性化、時尚感的新需求,各大商家新品頻出。走進凱樂石北京合生匯店,新款裝備被擺在顯眼位置。據店員介紹,今年新上市的“大坡王”跑山鞋,外形像越野車,回彈好、包裹性強,還配備防沙套,走在沙地也不怕,很受顧客歡迎。

發展提速:産業支撐有力,升級步伐加快

在當前製造業企業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戶外運動裝備産業為何能逆勢增長?

一方面,強勁的市場需求提供了發展契機。

中國産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佈的行業報告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篷、帆布規模以上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5%和36%,增長勢頭良好。同時,我國篷布、遮陽布所屬的産業用涂層織物,成為産業用紡織品行業最大的出口産品,出口額30.2億美元,同比增長30.4%。

在凱樂石總經理孔繁泳看來,我國戶外運動裝備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增長潛力巨大,“登山運動以前比較小眾,現在卻越來越大眾化。今年,公司組織新疆慕士塔格峰登山活動,只發放300張登山證,但報名者超過1000人。”

中國戶外裝備也越來越受到國際認可。“公司業績已連續兩年實現超過60%的增長。”孔繁泳介紹,這兩年,公司戶外裝備出口額接近翻番。翼鯤飛盤也走紅海外,已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另一方面,完備的産業體系為企業快速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産業用紡織品生産國。”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慶認為,我國戶外裝備生産已經擁有完善的産業鏈條,“以露營帳篷為例,從織物、複合布料到縫紉、支架製造,每個環節都能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浙江、江西、山東等地還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産業集群。”

推進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産業鏈供應鏈優勢。探路者集團品牌副總裁韓曄介紹,公司與犀牛智造合作,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對排産、製造、物流等環節進行升級,可精準洞察消費需求、助力推出更多新産品。

細看戶外運動裝備産業的組成,不乏紡織、服飾、製鞋、傢具等傳統製造企業。在供需兩端利好帶動下,戶外運動裝備企業加快提質升級。比如凱樂石的連體羽絨服,可抵禦海拔8000米以上高山的極寒,硬殼衝鋒衣則能在最大限度防雨的同時保持透氣。又如探路者生産的露營天幕,展開面積有20多平方米,只需6根風繩和2根支柱,10分鐘內就能搭好。“如此便捷,是因為地釘擁有抓地更牢的專利技術,風繩結構可以快速調節長短,支撐桿則採用精心設計的榫卯結構,能快搭快拆。”韓曄説。

在張慶看來,近年來,國産露營帳篷無論在品質還是設計上都有明顯進步,“相比以前造型單一、款式老舊的帳篷,如今露營帳篷外形時尚、功能多樣。材質方面也有改進,以前的篷布很厚重,現在不僅更輕薄,還平整不起皺,織造工藝大幅提升。”

把握機遇:加強研發創新,深耕品牌文化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的4.7萬家露營産品相關企業中,近半數成立時間在1年以內,僅今年1至4月就新增7200多家。

“單從品質看,我國戶外産品不輸國際大牌,差的是品牌溢價。”韓曄分析,一些國外品牌起步更早,文化積澱深厚,在開拓細分市場上更有經驗。戶外品牌可隆體育有關負責人也認為,目前國內露營産品較為同質化,只有將品牌做強做優,才能脫穎而出。

不少受訪企業認為,我國戶外運動消費總體向好,國産品牌要想贏得長期競爭,仍需在創新和運營上深耕,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

——加強研發創新,提升技術含量。

浙江宇立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用於充氣帳篷的新型夾網布正在試製。公司董事長張宇蝶説,以前充氣帳篷主要用軟膜覆蓋,使用中容易炸裂,“市場痛點就是企業商機。我們歷時近1年,研發出強度更高、更輕便的夾網布材料,多家客戶正在洽談量産。”

“只有依靠創新,才能掌握更多話語權。”韓曄介紹,如今探路者的科研人員佔公司員工總數的1/3,公司還專門成立“極地倣生科技平臺”,力爭實現進口替代,“我們選取了紡織布料保溫、防雨、防滑等26個功能方向,力求實現相關技術100%國産化。比如防水透濕技術,經有關部門認定,性能已經超越國外同類産品。”

——推介體育文化,擴大品牌影響。

“戶外運動裝備産業不僅要做産品,還要經營好體育文化。”徐穎峰介紹,為營造良好的飛盤運動生態,公司在體育推廣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贊助專業賽事,我們還加強與飛盤愛好者社群的合作,已在30多個城市推廣。”

“社群運營是我們的主要行銷策略之一。通過組織線下活動,增強消費者的體驗感,並通過開展戶外運動指導,提升品牌專業形象。”可隆體育有關負責人説。

張慶認為,長期看,我國戶外運動裝備産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立足國內大市場,堅持創新驅動、品質第一、優化服務,從做産品轉向做品牌、做標準、做文化,企業就能夠跳出同質競爭,實現更好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