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推動婚俗改革,倡樹婚俗新風,助力鄉風文明。自2021年被確認為婚俗改革實驗區以來,合肥市包河區、馬鞍山市和縣、銅陵市義安區、蚌埠市懷遠縣、宣城市涇縣、阜陽市太和縣等6個婚俗改革實驗區因地制宜、各展所長,努力推動婚俗改革之花絢麗綻放。
通過打造富有特色的婚姻登記機關,讓婚姻登記環境實現從“辦公程式化”到“生態美學化”的蝶變。合肥市包河區充分利用婚姻登記空間佈局,打造活潑有趣、符合年輕人審美的婚俗文化墻;設立幸福殿堂、情感驛站、婚姻家庭輔導室、個案小屋等功能區,打造集簡約儀式、情感輔導等功能于一體的婚姻服務“情感驛站”。宣城市涇縣在對原有的婚姻登記場所改造升級過程中,別出心裁地將侯登大廳建設成為“涇川婚俗文化”展廳,通過“婚俗禮儀喜慶吉祥”“現代婚禮推陳出新”“非遺元素婚嫁情懷”和“結婚誓言金婚情緣”四大主題板塊,將“紙壽千年”的宣紙文化和縣級非遺“茂林喜宴十二碗”民俗文化等底蘊深厚的涇川文化融入現代婚俗中,展示在每一對前來登記的新人們面前。
6個婚俗改革實驗區在努力規範婚姻登記業務的同時,還積極在優化創新延伸服務上深耕細作。在加強頒證廳、輔導室等婚姻登記陣地建設的同時,努力豐富服務形式、提升服務品質、增強服務成效。合肥市包河區充分發揮地理資源優勢,依託合柴1972、濱湖國家森林公園、濱湖濕地公園等觀光景點,組織文明時尚、簡樸大方的青年聯誼、集體婚禮等活動;建立特邀頒證制度,聘請地方領導、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名人、金婚夫婦等擔任婚姻登記特邀頒證師,提升婚姻登記的莊重感、儀式感。宣城市涇縣依託民俗文化旅遊景區打造室外頒證基地,利用“5·20”“七夕”等特殊日期,集中組織簡約莊重、文明新穎的集體婚禮和頒證儀式,賦予新時代婚俗改革新形式。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馬鞍山和縣和銅陵市義安區在廣泛發佈倡議書的基礎上,組織全縣(區)黨員領導幹部等公職人員和“兩代表一委員”等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踐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原則,主動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陋習。截至2022年8月,銅陵市義安區已組織簽訂承諾書2000余份。
銅陵市義安區還積極開拓渠道,發動多行業專業化力量,賦能婚俗改革事業發展,組建由黨員幹部、離退休幹部、教師、律師、心理諮詢師等組成的婚俗改革隊伍,為群眾提供婚俗文化宣講、矛盾糾紛調解、結婚登記頒證、宴席文明勸導等服務,為當地婚俗改革工作注入專業化、常態化的新生力量。據統計,義安區已建立婚俗改革志願者隊伍5支,志願者128人,累計志願服務時長1200余小時,成功調處化解矛盾糾紛16起。
此外,瞄準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馬鞍山和縣推行“百姓廚房”、蚌埠市懷遠縣打造“婚俗文化禮堂”、宣城市涇縣依託“新風堂”、阜陽市太和縣融合“議事廳”、銅陵市義安區建立“喜宴堂”等,因地制宜設立婚宴場所免費提供給當地居民使用,集弘揚傳統文化、婚禮儀式舉行、婚宴組織舉辦于一體,在功能表上下功夫,設計彰顯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的菜品,限定廣大群眾普遍可接受的菜金,將宴席規模、賓客範圍、酒水標準、隨份賀禮等限定在一定範圍內,最大限度壓縮互相攀比、盲目跟風的空間,攻破了居民深受其困的婚俗陋習壁壘,蹚出了群眾能得實惠的婚俗改革路徑,吹起了人們樂於接受的婚俗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