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安徽這十年:農民收入增長156.5% 達到18368元

貧困地區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788元增至2020年的14763元,翻了一番多;

貧困人口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由2013年的2132元增至2020年的11659元,增長近5倍;

3000個貧困村村均集體經濟收入從2013年的1.76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33.83萬元,年均增長51.4%……

安徽省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徹底解決了全省絕對貧困問題,補齊了全面小康最突出的短板,為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不斷推進,農民收入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2021年達到18368元,10年間增長156.5%。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強村達到1962個。

“十年來,安徽省堅持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扶貧辦’到‘鄉村振興局’,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首要任務,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讓脫貧群眾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在今天召開的“安徽這十年”系列專場發佈會上,安徽省政府副秘書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江洪介紹説。

在防返貧方面,安徽省建立健全了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優化設置村組網格23.96萬個、遴選網格員24.11萬人,及時將有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識別為監測對象,全省共識別監測對象9.65萬戶、26.7萬人,全部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7成以上的監測對象已穩定消除風險。

針對低收入人口,加強監測管理,健全完善基礎數據庫,確保幫扶對象及時發現、及時納入、及時幫扶。

數據統計,截至7月底,安徽全省農村低保對象172.94萬人、特困人口32.86萬人,每人平均低保補助水準和特困人員供養水準分別為457元/月、903元/月,農村臨時救助水準達2289元/人次。

同時,安徽省通過投入促、産業強、就業穩、主體帶、光伏助、消費幫、救助兜、政策添、改革推、防控保等十項舉措,促進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

2021年脫貧人口年每人平均純收入13618元、增長16.8%,高於全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幅6個百分點;3000個出列村村均集體經濟收入44.42萬元、增長31.3%。

今年上半年,安徽脫貧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9879元,比全國高3017元,絕對值在脫貧縣農村住戶監測調查的22個省(市、自治區)中位列全國第一。

為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安徽省將20個原國家級貧困縣確定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統籌各類資源傾斜支援。

目前,3000個脫貧村實現産業幫扶項目全覆蓋,82.8%的脫貧戶發展了産業項目;光伏扶貧電站裝機規模242.3萬千瓦,累計發電收益118.68億元;歷年累計發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87億元,為産業發展引來金融活水。

此外,實現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就業195.4萬人,大力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24.59萬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就地就近就業;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6%,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超過76.5%;農村供水供電、交通道路、寬頻網路和學校醫院等設施加快建設,農村民生事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