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廬江縣盛橋鎮:群策群力引水潤民心

5台20年未啟用過的泵站因為此次旱情,再次擰開閥門,這是合肥市廬江縣盛橋鎮2022年所遇旱情的最好寫照。

持續高溫久旱不雨,莊稼日益加重卷葉、枯萎,田裏急要“救命水”,為了盡最大努力減少群眾損失,盛橋鎮廣大幹部連日來奔波在抗旱一線,清淤開渠通水巡查協調,源源不斷的流水成了群眾保苗真正的“定心丸”。

謀定而後動:新建泵站清淤清障在前

近年來,盛橋鎮借助“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水毀水利修復”以及“三達標一美麗”項目實施,逐步完善灌溉溝渠及配套設施,如在板橋村新建了6座泵站,這6座泵站在今年的抗旱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虧了有這些泵站,要不然今年水都不知道怎麼提到田裏去!”家住板橋村羊妃村民組的徐于興激動地説道,依賴羊妃站輸送的水,徐于興家裏30畝田總算解了渴。

自6月起,在盛橋鎮黨委統一部署下,陡崗村開始組織人員對舒廬幹渠廬北支渠板橋至陡崗段進行清障,連幹了幾天,溝渠裏的水草消失不見,渠道恢復了原本流暢的樣子。據不完全統計,全鎮共清淤清障250余公里。

攻堅解難題:有效舉措一舉力破困局

舒廬幹渠廬北支渠在20世紀70年代是與盛橋鎮東嶽村電灌站連通,水源相互補充,80年代這條渠道不再使用逐漸廢棄了。

今年遇此旱情,該渠道周邊幾個村水源十分緊缺,盛橋鎮黨委重新啟動該渠道疏通工作。然而,從廬北支渠陡崗段到東嶽村電灌站,距離長達5公里,其中東嶽村楊后到山頭這一段,地處山地施工非常困難。

為此,針對山地這一段鎮黨委調來搗機一米一米地去打通,剩餘部分則利用挖掘機,從陡崗和東嶽兩頭同時開幹,經過持續半個月的施工,這條40年前的老渠再次恢復了往日的風采,默默滋潤著兩側的田園。

此渠一通,及時有效化解了包括東嶽、陡崗和金城村在內5000余畝土地的旱情。

在抗旱工作中存在很多棘手問題,盛橋鎮黨委不等不靠竭盡全力,動員人員調來機械,積極主動打好抗旱攻堅戰。截至目前,全鎮67個泵站共提水4200萬方,用電254萬度,8萬7千畝農田旱情得到緩解。

統籌做調解:平衡權益化解矛盾糾紛

“明明是我們村抗旱泵站,自己村田卻沒有水,哪有這種道理!”家住東嶽村塘頭村民組的丁祖江很是氣憤。因為連續幾日,東嶽村抗旱站的水持續向金城村的群眾田裏送水,這樣一來,東嶽村群眾有意見了。

很快,鎮村幹部出面調解,將群眾代表聚在一起,召開矛盾協調會,説明原因同時商討解決辦法。

“大家的焦急心情我們理解,為了充分發揮渠道的最大效益,我們決定採取涵閘分水措施,一次打水可以覆蓋更多村組的農田,同時我們堅持優先考慮旱情較為嚴重的地方,千方百計盡全力措施,確保群眾每一塊每一分農田用水!”盛橋鎮農水辦主任王曉保説道。

“這樣我就安心多了,大家都能分到水是最好的結果!”丁祖江很是欣慰。

常態化巡查:確保水源順利輸送到田

每日清晨,許橋村黨委書記歐幫忠仿佛打卡一樣準時到達許橋抗旱站,查看現場情況。“每日做到三巡,巡機器運轉、巡水流暢通、巡渠道穩定,只有反覆巡查才能確保萬無一失。”歐幫忠説道。

近日,巡查中發現許橋一站的泵站機械出現故障,許橋村立刻找來維修師傅,發現原因對症下藥,很快機械再次運轉起來。為高效率解決機械問題,盛橋鎮成立泵站管護應急維修隊和渠道應急搶險隊伍,隨時待命解決問題。

為保障持續穩定送水,盛橋鎮成立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隊的巡查隊伍,不分時段對鎮內各幹渠開展巡查,巡水位高低、巡水流速度、巡水流去向,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第一時間採取措施解決問題。

“我種了200多畝水稻,前期乾旱田裏受影響很大,我一度心灰意冷,但是鎮村領導都幫著我想辦法,克服一道又一道困難,把水引到我家田裏,我太感激了,沒有他們的努力,今年糧食的收成我想都不敢想!”家住牌樓村牌東村民組的王傳仕説出了群眾的感激。

當前,抗旱工作有條不紊進行當中。下一步,廬江縣盛橋鎮全體黨員幹部將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把抗旱保苗糧食保收和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為工作底線,立足抗大旱抗長旱,迅速行動舉措堅定,用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的實際行動,凝聚共識全力以赴打贏抗旱救災這場硬仗。(圖文/盛橋鎮人民政府 王冰柔、張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