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小學執教體育38年,我有一個引以為豪的紀錄,那就是自製的教具已經超過1萬件。如今,我們學校的體育器材室滿滿噹噹,既有學校購置的標準化設備,也有我自己“研發”的教具。這些器材給了學生們更多的運動選擇,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發現體育的樂趣。
1984年,我剛來學校任教時,體育教具比較短缺。由於經費緊張,體育器材很難滿足教學需要。無奈之下,我開始收集材料,試著製作教具。木頭可以削成保齡球瓶,藥瓶和麻繩可以串成跳繩,舊課桌可以變成晃板……辦公室成了我的“工作坊”,一有空余時間我就動腦動手,製作體育教具。幾年時間,自製的體育教具從無到有、從單一變多樣。除了在體育課上,課間學生們也主動參與鍛鍊,體育的種子慢慢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體育教育,重點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體育教育成為我一生的追求,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對體育的濃厚興趣。堅持運動,可以讓人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積極的精神狀態。我希望我的學生也能感受到運動的樂趣。能發出響聲的鈴鐺跳繩、16人一組才能成行的巨型板鞋……在製作教具時,我始終在堅持安全的前提下,考慮趣味性,讓學生們在探索和嘗試中感受體育的魅力。現在,體育真正變成了學生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少學生還會自發幫我收集教具的製作材料。
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離不開教育方式的創新。就像是廚師做菜,不斷推出新口味才能刺激味蕾,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也要不斷為他們提供新的選擇。如今,國家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學校不再缺少標準化體育器材。但我還是堅持自製教具,因為這樣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更多的選擇,也讓更多學生開始嘗試不同的體育運動。
近些年來,我國體育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體育公共服務水準穩步提升。“保障學生在校期間每天參加不少於一小時體育鍛鍊”“確保體育課時不被佔用”等也被寫進了新修訂的體育法。不管是自製體育教具,還是創新體育教學方式,體育教育必須致力於幫助學生發現體育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持續營造運動氛圍,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準,最終助力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
(作者為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白漢場中心學校體育教師,記者楊文明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