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科技強農落實處 糧食增産底氣足

對口幫扶 科技強農落實處

7月的江淮大地驕陽似火。7月6日,記者在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見到了科技特派員喬玉強博士。來自省農科院作物所的他,正與種糧大戶徐淙祥一起查看苗情,指導玉米大豆帶狀種植田間管理。

“2011年我被派往太和縣對接服務‘淙祥合作社’,至今已有10多個年頭了。”太和縣淙祥現代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定點幫扶科技特派員喬玉強難掩激動的心情。

近年來,喬玉強積極發揮“架橋人”的作用,在合作社推廣作物所研發的新品種,並結合優良品種篩選和科學栽培技術,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産量。2015年合作社5畝高産展示區小麥、玉米畝産分別達到717.66公斤、958.80公斤,創造了週年畝産1676.46公斤的高産,2022年皖墾麥22畝産超過800公斤。合作社年單位面積收益較附近一般農戶高了20%以上。

“合作社的鄉親們學會了很多關鍵技術。以前是靠天吃飯,現在靠技術解決很多難題,一有技術上的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找喬博士商量對策。”徐淙祥的孫子徐旭東説,開始時,農戶對於小麥藥劑拌種、控制播量、氮素後移等技術難以接受。喬玉強就開展小面積對比試驗。從小面積試驗到大面積整合示範,喬玉強每年都會在生産關鍵期到田間地頭現場指導,並組織種糧大戶及普通農戶現場觀摩。

如今,合作社耕地面積已擴大到1200多畝,溝渠路橋井等田間基礎設施基本齊備,良種覆蓋率100%、農機作業率100%、科技貢獻率超75%,先後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科技興農突出貢獻獎”和省、市、縣科技進步獎。

10多年來,省農科院堅持科技下鄉,人才下沉,先後選派100余名科技特派員在16個市開展作物油料、蔬菜果樹、畜禽水産、土肥植保、加工農機等領域農業“四新”成果轉化,為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産品供給、鄉村産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四良”配套 穩産高産底氣足

平均畝産913.18公斤!今年渦陽縣楚店鎮張林森家庭農場的一塊麥田創造了我省小麥單産紀錄。這塊麥田2019年以來已連續四年實測畝産穩定突破800公斤,是一塊名副其實的高産田。

省農科院作物所副所長杜世州告訴記者,這就是良種、良法、良肥與良機“四良”配套,開展小麥超高産與優質豐産高效機械化、肥藥減施增效等技術整合示範,充分挖掘淮北優質專用小麥高産潛力的成果。

“我們研製出以有機肥化肥配施、秸稈還田為核心的培肥技術4套,實現了土壤培肥改良技術的定量化,有效解決了砂姜黑土培肥難、地力提升慢等問題。”農業農村部小麥指導專家組成員、省農科院作物所研究員曹承富告訴記者,經過40多年的改良治理,“旱、澇、僵、瘠”的砂姜黑土較治理前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50%以上,土壤田間持水量提高15%以上,抗旱、抗澇能力顯著增加,農作物産量大幅提升。

“近年來,針對我省沿淮淮北地區小麥産業發展中優質小麥供需結構不均衡、科學施肥及規範化播種等關鍵技術落地難,我們加強技術物化研究。”曹承富介紹,2021年至2022年,小麥栽培與耕作團隊在選用本所自育品種等優質小麥品種基礎上,示範自主綜合技術成果“沿淮淮北地區優質中強筋小麥豐産高效機械化技術模式”,在渦陽縣、太和縣和阜陽市潁州區等糧食主産區大面積推廣應用,有力促進了小麥種植的優質高産。

創新服務 種糧路越走越寬

今年午收,安徽潁州農業社會化服務科技創新基地200畝示範田小麥喜獲豐收,平均畝産689.2公斤,比周邊普通農戶平均單産提高約20%,平均每畝可增收300元以上。這塊高産田與一般田塊不同的是,從去年秋種開始就有“科技保姆”全程護航。

曹承富介紹,這塊200畝的示範田從種到收,種、藥、肥、機械選用什麼類型、什麼品牌,肥料怎麼施,什麼時候播種,播種量多少,全程由省農科院作物所專家把控。

在“科技保姆”全程指導下,這塊示範田採取了不同以往的作業方式:播量方面,小麥播種畝用量25斤至30斤,比普通農戶用量每畝可節省25元至37.5元,同時優先選用優質小麥品種,成熟時可單收單儲,實現優質優價。

施肥方面,採用高養分含量的新型小麥專用複合肥一次性基施深施技術,既可實現化肥減量又可提高肥效、減少損失。新型肥料施用量45公斤/畝至50公斤/畝,比普通農戶施肥每畝可減低5公斤至10公斤的肥料,節省18元至36元,同時還可省去拔節追肥的費用18元至27元,在施肥環節就可以節省近50元。

採用旋耕施肥播種一體作業,減少機械反覆下地作業,僅在整地播種環節就可將成本降低10元左右。

通過收穫時間、機械作業速度、喂入量、留茬高度等優化以及糧食全程不落地直接入庫,可減損3%左右……

“安徽潁州農業社會化服務科技創新基地的建立,是以提高技術轉化率和技術到位率、切實推進‘兩強一增’為主要目標,一次基於農業生産託管社會化服務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和技術推廣新模式的嘗試和探索。我們希望通過兩年到三年的推廣示範,形成從種到收的技術整合與成果轉化新模式。讓周邊更多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看著幹、學著幹。”杜世州充滿期待地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