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三代人,一件事 安徽一農戶科技增糧記

衛星圖上,皖北大地約一個月間經歷了三次“換裝”:從小麥成熟期的紅棕色,變成機收後田間麥茬的土黃色,如今新種下的玉米苗和大豆苗漸漸長大,大地披上綠色。

皖北,地處黃淮平原,是中國的重要糧倉。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徐淙祥在剛剛過去的六月取得了“歷史性豐收”,小麥畝産最高超過800公斤。

“現在小麥800公斤不倒伏,以前800斤就倒了,更別説剛幹農業那會兒了。”年近七旬的徐淙祥回憶説,上世紀70年代,小麥畝産大都不足300公斤,一遇災年,收成更不理想。

在那時,放大鏡是徐淙祥田間觀察最得力的“寶貝”。揣上一把放大鏡,帶上一個記錄本,天還濛濛亮,他就出發去田裏了。

那時候,沒有蟲情測報這些設備,探尋作物生長的細微變化,只能靠放大鏡。“葉片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點,都可能成為日後減産的病灶。”徐淙祥説。

玉米抽穗期、大豆開花期,必須時刻關注作物的消長動態和葉面稀疏程度。他經常帶著乾糧一大早就下田,直到月上枝頭,一連一週都是如此。

在徐淙祥的家裏,每年都會更新一個覆蓋每一天的記錄本。颳風下雨的時間、風速、雨量,作物的生長狀態等等,他都會一一記錄。“特別在小麥拔節期,我會每天關注黃淮地區的衛星雲圖,只有掌握天氣資訊,才能掌握種植主動權。”

徐淙祥説,正是靠著日積月累,他總結出了小麥綠色高效栽培60句諺語,並推廣給周邊農戶。

2010年,徐淙祥牽頭成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1230畝耕地中有300畝用作試驗,900余畝用作示範推廣。兒子徐健跟隨他開展優良品種大田示範。

2019年,大學畢業的孫子徐旭東望著爺爺和大病初愈後的父親在田間討論作物種植方法時的背影,暗下決心,“他們的研究不能後繼無人”。

50載,三代人忙著一件事——增糧。

放大鏡已不是徐旭東田間研究的必備品,而用於試驗的紙袋數量在不斷“增長”。合作社的桌子上,擺放著今年以來從試驗田裏收集的上千份不同品種的小麥樣本,並且每一個紙袋上都做了特殊的標記。

“今年在300畝試驗田種植了約50個新品種,開展了包括小麥專用新型肥料減施增效等7個試驗。”徐旭東説,試驗需要測算小麥莖、穗、葉的幹物質轉化數據,這些紙袋有的需要放入電熱鼓風乾燥箱中長達2天,試驗任務多了,紙袋用量也就大了。

良種配良法,是老徐探索增糧的經驗。近10年來,徐淙祥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豆品種4個、小麥品種2個。

他説,以前科技水準落後,選育一個品種需要10年左右,現如今,祖孫三代主要是配合科研院所選育新品種,在田間試驗良法栽培並推廣示範。良種配良法,才能優質産量高。

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村民張丙銀把徐淙祥家當成了他的“作物醫院”。一旦在田間發現苗情有問題,他總會薅上一株,請徐淙祥“把脈開方”。“他會種地,而且願意分享增産豐收的方法,我信任他。”張丙銀説。

春爭日,夏爭時。皖北田間,玉米長得已經沒過小腿,農民們還在補種未完全出苗的大豆。

在徐淙祥的示範園區,孢子捕捉儀、農業自動監測與控制系統、蟲情自動監測系統等應用在田間管理一線。徐旭東通過手機應用就能掌握田間土壤墑情、蟲情、降雨量等。

“應用現代農業科技,讓更多農戶利用科技增糧,需要一代一代接續努力。”徐淙祥説。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