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皖蘇浙三省互聯互通 為經濟發展插上“翅膀”

主動融入 等高對接滬蘇浙

皖浙山水相連,又山水相隔。

在皖浙兩省相接的崇山峻嶺之間,有一條神奇的天路——徽杭古道,見證歷史上兩地剪不斷的互聯互通。

徽杭古道,西起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基田村,全長20多公里,是古時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的重要通道,胡雪岩等著名徽商從這裡走出,弄潮滬杭,名揚天下……

如今,這條古道的交通功能已基本喪失,蛻變成一處旅遊打卡點。登臨古道,通天石梯直入雲端,巉岩峭壁,飛瀑流泉,仿佛“蜀道之難”。“不慌不忙,三天到余杭”,便是對過去通行狀況的真實寫照。

“我們與杭州臨安區一衣帶水,直線距離不過十幾公里,但是過去交通很不方便。”績溪縣交通局局長周正祥介紹,近幾年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績溪積極加強省際毗鄰公路建設,新建二級公路13公里,新建美麗公路28公里,特別是通往臨安方向的S346荊白路改造提升,顯著改善了交通互聯互通狀況。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我們的遊客接待量持續增加,每年都在三四萬人,絕大部分客流來自蘇浙滬,去年旅遊收入超過2000萬元。”績溪縣旅投公司負責徽杭古道等景區運營,企業董事長姜永密介紹。

S346荊白線是績溪縣東西向一條重要的公路幹線,也是一條黃金旅遊通道,全縣8家3A級以上景區、80%以上的農家樂分佈于沿線,這條路也是戶外運動的熱門地。“下一步我們著力打造省道S346荊白線,全線提升‘皖浙天路’,使之成為連黃融杭、全域旅遊、交旅融合的黃金大道。”周正祥説。

“徽杭古道可以説是安徽融入長三角的‘起源之路’,是開拓進取的徽商精神的代表,今天仍然要發揚這種精神,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巨大機遇,主動從有形的道路通聯,到無形的發展思路銜接,全方位融合發展。”宣城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汪軍説。目前,宣城市高等級公路突破1000公里,對外打通了前往滬、寧、杭等7個方向的高速主通道,對內建立了市本級與各縣市區之間的快速通道網,形成內通外聯的快速公路網。

互聯互通 為經濟發展插上“翅膀”

廣德地處皖蘇浙三省交界,東臨江蘇溧陽、宜興,東南與浙江安吉、長興毗鄰,上海白茅嶺農場在其境內。近年來廣德積極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省際交通互聯互通。目前共建有縣級以上與滬蘇浙相連公路18條,里程超過500公里,均為三級以上公路,實現了無縫對接。

“現在我們與毗鄰的蘇浙4個縣城,都能在一小時內通達。”廣德市交通局局長薛海林介紹。

S201是廣德市南北走向的重要經濟通道,連接廣德與江蘇宜興,以前這條路等級低,中間要穿過很多村莊,路況非常差,經常堵車。經過改造提升後,現在成為了快速公路,通行狀況顯著提升。

S201沿線的廣德新杭鎮是一個工業強鎮,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處,雞鳴三省,與蘇浙經濟往來密切。借助日益便捷的交通,該鎮積極承接滬蘇浙産業轉移,形成汽車零部件等特色産業集群,實現快速發展。

隨著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一體化不斷推進,省際經貿往來更加密切,為廣德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蘇浙與我們毗鄰的4個縣(市)都是全國百強縣,在他們的帶動下,廣德發展駛上了快車道。目前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已經達到454家,其中90%來自蘇浙滬,浙江企業佔到一半以上。”廣德市副市長蒯浩寧介紹,2021年廣德實現生産總值380多億元,躋身全國百強縣。

上海白茅嶺農場是上海位於廣德市的一塊飛地,也是“一地六縣”的核心區。茶産業是當地重要産業,周邊有上萬畝茶園和一些茶場。目前由安徽路橋集團承建的S202省道正在加快建設,建成通車後,將串聯上海白茅嶺農場、廣德和郎溪,屆時從白茅嶺農場出發,通過S202通道,可連接G50高速,直通上海。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繼續加強互聯互通,新建以及改擴建3條高速公路,高速入口將由原來的4個提高到10個。”薛海林介紹,這些年通過積極對接滬蘇浙,廣德經濟實現了大發展,未來要繼續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加強“雙招雙引”,全力打造工業強市。

聯動發展 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宣城市地處長三角中心區,與江蘇、浙江毗鄰,是一體化發展的“前沿陣地”。近年來,該市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著力推進區域聯動發展,高品質推進蘇皖合作示範區發展和“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加快打造長三角中心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我們堅持‘雙跳’方針,跳出宣城看宣城,與周邊地市交通規劃同繪;跳出交通看交通,協調交通與土地、生態、産業、旅遊等之間的關係,超前謀劃、科學編制了一系列綜合交通規劃,高品質推進一體化進程。”汪軍表示,宣城作為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杭州都市圈觀察員城市“雙圈”城市,將依託左右逢源的地理區位,發揮“雙圈”疊加優勢,進一步打破圈內的行政邊界,著力構建“大圈”帶動“小圈”、“小圈”撬動“大圈”,圈圈相連、環環相扣的發展新格局。

根據宣城市長三角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暨“一地六縣”合作區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十四五”時期宣城要基本建成“三縱三橫兩射兩環”高速公路網路,通往毗鄰地區的主要通道達到一級公路及以上水準,基本建成“一縱兩橫”航道主骨架和“雙核三區”港口樞紐體系,公路水路實現與長三角交通網路等高無縫對接。

寧國至安吉高速、宣涇高速、宣廣高速改擴建等也陸續開工建設,涇青高速、揚績高速黃山區連接線、杭合高速和長高高速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江蘇省寧宣杭高速高淳段、溧寧高速溧陽段和浙江省寧宣杭高速臨安段等三條省際高速斷頭路均加快建設,有望2022年全部建成通車,充分發揮高速一體聯網效益。

在水運方面,水陽江航道整治工程、宣州綜合碼頭、定埠綜合碼頭等重大水運基礎設施相繼完工,新增高等級航道60公里,新增29個1000噸級泊位,千噸級泊位佔比達73%,新增港口吞吐能力達900萬噸,實現了高等級航道和千噸級泊位“零”的突破。

位於郎溪縣的定埠港,目前已開通至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江蘇太倉港3條主航線,橫貫三省一市,並開通運營省內首家縣級集裝箱航線,連接長江、太湖,直達上海,被譽為“通江達海綠色生態皖東南第一港”。

在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宣城積極推動公共交通延伸。對市本級公交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現了“六卡”通用,協調推進毗鄰地區公交“一卡通”事宜,實現了與湖州公交同城待遇,開通了廣德東亭鄉至安吉鄣吳鎮、廣德城區至上海白茅嶺、績溪伏嶺鎮永來村至浙江臨安市島石鎮仁裏村3條省際毗鄰公交,即將開通廣德邱村鎮至溧陽平橋鎮省際毗鄰公交。

(范克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