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黑夜有多長,白天總是會到來。只要不服輸,不認命,命運總是會對我們展露笑容的,無論過程有多漫長,路途有多艱難。張海迪如此,史鐵生如此,家住亳州市蒙城縣樂土鎮柳林社區前薛莊的薛小化亦是如此。
在外人看來,他的生活很是不幸,妻子是殘疾人,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家庭的重擔便落在他一個人的身上。一直以來,他對妻子關懷備至。家住農村,沒有富足的生活基礎,僅有4畝多農田,他用堅強的意志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成為生活中的強者。
俗話説,“貧賤夫妻百事哀”,可是薛小化偏不相信,他一直堅定認為,只要他們夫妻倆互相理解,彼此扶持,就一定能創造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就算日子清苦一些,吃的沒有那麼豐盛,穿的沒有那麼華美,住的沒有那麼舒心,可是打心裏是幸福的,對於生活,是充滿希望的。在他的大家庭裏,大家都能互相體諒,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兄弟姐妹之間團結和睦,有困難互相幫助。
薛小化雖然家境貧困,可是從不怨天尤人,妻子日夜需要照顧,他便不能外出務工,家庭收入除了幾畝農田,農閒時節,他便在周邊打點零工,生活很艱苦,2014年他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社區對他們開展多項幫扶措施,為他辦理了低保,光伏受益,又為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的工作,幫扶責任人也在逢年過節時到他家去看望慰問並送去慰問品,盡力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的小困難。因為對政府心懷感恩,他積極參與社區組織的活動,常常參與社區人居環境整治。
“以前日子過得困難,不能出門打工,就靠幾畝地,收入少,看病貴,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工作,看病還有醫保,能報銷很多,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多虧了國家的好政策,幫助我們這些貧困家庭解決這麼多問題,現在我們脫了貧,日子越過越好了”,薛小化經常這樣説到。
對於家庭,薛小化克服身處逆境,家庭貧苦的困難,多年如一日,不離不棄,任勞任怨,用他的愛支撐起這個家,把一個丈夫的角色做到了最好。對於黨和政府給予的幫助,他一直心存感恩,所以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總是盡力的去幫助別人。在照顧好小家的同時,用他的精神與行動感染社會,讓一些意志消沉的殘疾入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以樂觀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和事。他深刻體會到了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心和幫助,一直秉承著辦好事,辦實事,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優秀品質,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文/胡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