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桐城市文昌街道:以“心”煥“新” 書寫鄉風文明新坐標

“萬民鄉風,旦暮利之”。鄉風既是維繫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紐帶,更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今年來,桐城市文昌街道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身邊典型模範為引領,以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為抓手,形成強勁的文明新風潮,書寫鄉風文明新坐標。

文化大餐 秀出文明“精氣神”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我知道”、“這裡這裡”……主持人還沒説完,台下的觀眾躍躍欲試、掌聲不斷。一陣陣撩人心弦的歌聲、一段段優美的舞姿、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鼓點回蕩在文昌街道文昌廣場上,精彩的演出中穿插的端午知識競答、吃粽子比賽、送香囊等互動環節更是讓現場觀眾既看的“過癮”又玩的“上癮”,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廣泛普及端午民俗知識,樹立簡約過節、文明過節新風尚,以親手包粽子代替購買過度包裝的“天價粽子”,營造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節日氛圍,使“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深入人心。

文昌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講文明樹新風改陋習”、“六尺巷小舞臺”、“移風易俗我來説”等藝術化宣傳,給廣大居民群眾帶來別具韻味的文化大餐,切實提高廣大居民群眾對移風易俗新規的認同感和參與度。

村規民約 約出文明“新畫卷”

“移風易俗破除陳規、志願服務助人為樂、尊老愛幼鄰里和諧……”,在文昌街道石河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墻面上,“石河村村規民約”六個大字顯而易見。

初夏時節,石河村村部廣場,一場特殊的“廣場夜校”正式開始。“大家有什麼想法和意見都可以説出來,我們都會納入村規民約當中,制定一套村民共同遵循的村規民約。”石河村黨總支書記項愛英説道。

今年,區域內的6個村全面鋪開《村規民約》的修訂工作,在修訂完善過程中,文昌街道堅持以激發內生動力和民風建設為重點,召開意見徵集會,以增強村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制定出“合身”的條例規定,讓《村規民約》真正“活”起來。

積分超市 兌出文明“源動力”

“今天我兌換了一個水瓶,你呢?”、“我分數比你多,在慢慢挑選。”村民們有的在排隊登記、有的在挑選物品,如今,這樣的場景隨處可見。

在“積分超市”裏,貨架上洗衣液、紙巾、紙杯、晾衣架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彩筆、尺子、文具袋等學生用品擺放得整整齊齊,每件物品下方都有一個“明碼標分”標簽。前來兌換的村民拿著積分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挑選著自己需要的商品。

小積分兌出大文明,小超市釋放大能量。文昌街道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打造“積分超市”,推行積分獎勵模式,將參與志願服務、整治人居環境、扮靚村容村貌等工作進行文明實踐量化積分,形成了“得積分 兌物品 贏肯定”的良好氛圍,吸引了村民的廣泛關注與參與。

選樹典型 選出文明“代言人”

婆婆周桂蘭、媳婦劉巧毓接力照顧聾啞五保戶四十余載無怨無悔,直至老人去世,她們用實際行動演繹著人間真情,為後代積攢下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這樣的先進典型在文昌街道官橋村數不勝數,他們來自基層、來自群眾,他們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無不展現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可歌可讚的道德風采,在老百姓心中立得住、站得穩。

文昌街道通過每季度召開“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戶”、“好婆婆”及“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評選會,教育引導村民做傳統道德的堅守者、鄉土文化的傳播者。截至目前,今年共評選出“文昌好人”7人、“優秀志願者”2人、文明家庭2戶,其中1人正在推送“中國好人”、3人榮獲“安慶好人”、2人榮獲“桐城好人”。(圖文/陶鑫、張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