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黟縣洪星鄉:撂荒地變“致富田”

近日,在黟縣洪星鄉大星村的蔬菜種植基地上,10余名村民正忙碌著對種植的茄子進行除草、疏剪和管護。幾個月前,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還是荒草萋萋的景象。

“駐村工作以來,我們一直探索發展村級産業。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我們結合實地調研,流轉了村內近10畝撂荒地,並通過‘飛地模式’,聯合本鄉同川村的種植大戶躍平家庭農場、新民家庭農場,打造了近60余畝的蔬菜基地。”洪星鄉大星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舒勤芬説道。

為了種植出産量高、品質好的蔬菜,大星村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多渠道查閱資料,並前往歙縣等地種植園,學習種植技術與經驗,引進山東地區優質的菜苗,種植了茄子、四季豆等多種作物,並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不斷豐富種植作物的品種。

“經測算,每株茄子凈收入不低於25元,預計種植基地每畝收益達5000元,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效益增收5萬元。同時,還可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10多個,帶動村民勞務增收。我們將通過發揮種植基地示範引領作用,帶領全村共同參與産業種植,不斷擴大作物種植規模,完善種植、管護和銷售等流程,穩步提升農民收入。”談到蔬菜基地的發展願景,大星村黨支部書記許貴民説道。

“下一步,洪星鄉將繼續落實好上級政策,為農民提供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援,積極動員各村開展撂荒地復墾,鼓勵發展“五黑”等農業特色産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把撂荒地變成致富田。”洪星鄉分管負責同志説道。(圖文/黃坤)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