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淮北:網格“1+1” 推動基層治理效能大於2

今年來,淮北市圍繞深化城市基層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制定出臺《關於推行網格“1+1”工作模式進一步提升基層治理水準的通知》,創新在基層社區網格內推行“1個網格黨組織+1個紅色業主委員會”的工作模式,劃小基層治理單元,著力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多方協同治理機制,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合力量、優化設置,網格“1+1”架構搭起來

因地制宜建立網格黨組織,推動綜治、民政、信訪等部門網格“多網合一”,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等形式成立網格黨支部或黨小組782個,覆蓋率達80.2%。選優配強網格黨組織成員,書記一般由社區“兩委”成員擔任,吸納業主委員會成員、物業服務企業、在職黨員、“兩代表一委員”、“三官一律”、社區信訪專員等各領域黨員進入網格黨組織共同參與治理。

同步組建紅色業主委員會,主任原則上為黨員,成員中黨員比例一般不低於50%。推動網格黨組織成員與紅色業主委員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鼓勵具備業主身份的網格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式擔任業主委員會主任。對暫不具備組建業主委員會的小區,協調組建紅色物業管理委員會,臨時代行業主委員會職責。目前,全市共成立紅色業主委員會(紅色物業管理委員會)129個,成員中有黨員462名,佔比達51.2%,73名網格黨組織負責人與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實現“一肩挑”。

明確職責、保障運作,網格“1+1”機制建起來

網格黨組織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充分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和整合資源優勢,對紅色業主委員會工作開展進行引領、監督和保障。建立協同議事機制,組織召開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網格黨組織、紅色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加的多方聯席會議137次,匯集居民群眾訴求497個,逐一研究有關問題解決方案。建立矛盾調處機制,搭建“樓棟(片區)—網格—社區—街道”四級聯動體系,對矛盾和訴求實行限時辦結,每週集中梳理一次居民需求和問題辦結情況,在網格內進行公示,接受居民監督。建立監督評議機制,網格黨組織負責人和紅色業主委員會負責人定期向社區黨組織述職,同步賦予網格黨組織對物業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權,網格黨組織定期組織群眾對物業服務企業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閱卷”。建立工作保障機制,從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社區工作經費中列支一定經費用於支援網格黨組織和紅色業主委員會開展工作,依託“家庭黨校”、小區物業辦公用房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等場所開展工作。

創新載體、靈活形式,網格“1+1”工作動起來

推動服務便民化,由網格黨組織成員或紅色業主委員會成員擔任樓棟長,定期走訪居民群眾,實現問題“格”中辦、矛盾“格”中解。推動服務智慧化,搭建東街道“e睦鄰”、濱河社區“紅動濱河”等智慧黨建平臺,將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為民服務等資源整合,開啟“智慧治理”新模式。推動服務精細化,將網格劃分情況繪製成圖,對各網格黨組織和紅色業主委員會成員進行公示,因地制宜建立“紅色益站”,為轄區居民提供形式多樣的貼心服務。推動服務多元化,依託社區“大黨委”、街道“大工委”、“街道綜合執法中心”等平臺提升工作實效,解決居民反映強烈的私搭亂建、毀綠種菜、飛線停車、垃圾清運等問題268個,化解矛盾糾紛337個,聯動駐區單位和對口支援單位開展志願活動759次。(圖文/淮北市市委宣傳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