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
分享到 0

安徽理工大學:“面對面”交流,他認為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最好方式

隨著最後一個考研學生被軍事科學院錄取,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輔導員紀旭所帶的2022屆學生考研完美收官:所帶學生233人,擬錄取碩士研究生95人,其中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擬錄取率40.50%,特種能源技術與工程專業擬錄取率42.42%,雙雙創下專業和學院的考研歷史新高,為全院考研率實現“七連增”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他所帶的學生就業率目前在全校名列前茅。在2021年學校輔導員工作考核中,他榮獲“優秀”等次,獲得安徽省優秀輔導員津貼。

作為2018級畢業班輔導員,紀旭老師在做好疫情防控下日常教育管理的同時,本學期重點工作就是全面推進學生的考研和就業工作。他在職業生涯規劃和考研就業指導方面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校外資源,在熟知每一個學生情況前提下,能將輔導員的“態度”、“溫度”、“準度”、“精度”、“力度”、“速度”和“滿意度”綜合運用於學生考研與就業指導工作中。他會與每一個考研復試的同學、每一個沒有就業的學生進行“面對面”的線下溝通或“點對點”的線上交流。想其所想,為他們分析考研形勢,指導復試;憂其所憂,為他們精準推介公司,促進就業。

招聘會現場指導學生就業

談到如何做好學生工作,他是這樣總結的:“熟知學生是做好學生一切工作的基礎,‘面對面’交流是做好輔導員工作的最好方式。“面對面”交流,有語言上溝通,有眼神上交流,有肢體上互動,有情感上共鳴,效果是線上交流無法替代的。”

他是現在學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暖心”大叔。學生與他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跟他無話不談,無事不説,心裏的話,煩心的事也都會向他“面對面”表達和傾述。

彈藥18-5班徐偉評價説:“在學校,除了同學之外,我們見過最多的人就是輔導員。以前有課的時候,幾乎天天會在教室看到他;現在大四沒課了,幾乎天天在宿舍看到他。輔導員對我們學生情況非常了解,他經常與我們交流。過去我們多是被動叫去的談話,現在我們多是主動到府的談心。不論何時,學生給輔導員發資訊,他都會一一回復。不論何事,學生有困難找輔導員,他都會盡全力幫忙解決。”

在辦公室與畢業生交流

他利用家長群及時向家長反饋學校情況,發佈通知。對家庭、學習、心理和就業有困難的重點人群,他會與這些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在寒、暑假的家訪中,他會盡可能多地與家長“面對面”交流,通過家校互聯,共同促進學生成長。楊策同學的母親説:“紀老師是一個十分負責的老師,與我們家長保持聯繫。2020年暑期,他來太和家訪,在我家鼓勵我的孩子好好學習,準備一年半後的考研。考研復試前他幫孩子聯繫師兄輔導,復試後他幫忙聯繫導師,我們真的真的很感動。”

他願意與招聘企業招聘人員“面對面”交流,介紹專業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即使他不帶畢業班,他也一樣熱心於學院的學生就業工作,通過校企合作,促進學生就業。上海泓博智源醫藥HR楊婷説:“2017年第一次到安理工招聘,得到紀老師熱情接待,積極組織學生,宣講效果很好。以後每年我都會來學校,即使他不帶畢業班,他也會盡力幫忙聯繫。在和紀老師相處的這幾年,讓我深刻感受到紀老師對應屆生的關心和對企業人的關注,他是學生和企業之間‘紐帶’,以‘牽線搭橋’的方式對學生精準推介單位,對單位精準推送學生。”

作為一名有20年工作經驗的輔導員,他的工作態度和能力得到了同事的認可和好評。他經常與年輕輔導員交流,介紹工作方法和分享經驗,通過以老帶新,提高學生教育管理整體水準。化工學院同事謝爽爽對輔導員紀旭的評價:“他的工作態度和方法,有很多東西值得我這個新人去學習。從清晨早起的查課聽課到深夜宿捨得談心談話,從對學生情況如數家珍般的了解到與學生親人般的相處藝術,從對每一項工作的一絲不茍到對工作內容的盡善盡美,紀老師不僅在用自己的言行來體現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風範,更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帶動和影響身邊的人。”

他會經常到學生宿舍走訪,實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與宿舍管理員和樓道保潔員交流,從不同角度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通過發揮合力作用,推動全員育人工作。D3A宿舍管理員孫懷玲對輔導員紀旭的評價:“在我眼裏,紀老師是一位敬業負責,真心陪伴學生的好老師。學校封閉管理以來,我們天天能見到他,有時候一天還不止一次。每次過來他都會主動跟我們交流,了解學生情況,反饋學生資訊。在寢室、在樓梯、在走廊,經常都能看到他跟學生交流的情景。看得出來,學生都很尊敬他,也很喜歡他,感覺學生跟他就沒有代溝。”

在學生宿舍與管理員交流

在2021年全校輔導員“應知應會”基礎能力測試考核中,對於隨機抽取的十張學生的照片,他能毫不猶豫辨認出來。對於學生的相關資訊能脫口而出,對答如流。他能詳細介紹出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學生的職務類別、政治面貌、困難程度、資助金額、榮譽類別、獲獎等級,娓娓道來,如數家珍一般。

“恭喜你——滿分100!為你點讚!”考核結束後,學生處處長趙寧向他豎起大拇指表達祝賀。

為什麼他能做到對每一個學生都那麼熟悉,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就是他能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能與每一個學生有過多次的“面對面”交流。這是他輔導員工作長期積累、點滴沉澱的結果。

工作20年來,紀旭帶過九屆本科生、六屆研究生,帶過的學生近三千人。對學生他一直堅持著“面對面”交流的工作方式和傳統習慣,在教室、宿舍、食堂、操場……在路上,隨時隨地會看到他與學生交流的身影。針對不同的個體側重不同的交流內容,有的放矢地開展教育和指導工作。説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面對面”交流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掌握適當的溝通方法和技巧。他每學期與學生談話少則幾百人次,多則上千人次,能做到所帶學生談話全覆蓋,把輔導員密切聯繫學生的工作落到實處、達到實效。(文/謝爽爽,圖/楊策、徐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