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大觀區海口鎮:特色農業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

安慶大觀區海口鎮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核心區位於國道G347兩翼分佈,與美麗宜城一河之隔,一橋相連,南鄰長江,北依皖河,西接皖河農場,同馬大堤依江環繞,區內環境清新,土壤肥沃,交通便捷。海口鎮深入貫徹農業綠色高質高效發展理念,自2008年創建示範區以來,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和各部門、各界人士的關懷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生産設施生機勃發,田園風光和現代農藝交相輝映。

開拓奮進,推動土地流轉,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大生産

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深入推進,為有效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自2008年開始,海口鎮黨委政府搶抓市政府新建城郊型蔬菜基地和大觀區規劃建設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契機,廣泛動員全鎮上下,引導廣大農戶將分散經營的小地塊,集中土地流轉。一是科學規劃。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平整,測土配方施肥和低産田改造等項目資金,通過規劃實施,逐步形成“地成塊、田成方、溝相通、渠相連、路成網、林成行及硬化、美化、綠化”配套齊全的現代農田基本格局。並且通過功能分區,劃分蔬菜種植區、水産養殖區、瓜果採摘區、垂釣休閒中心等區域,特色農業亮點紛呈。二是政策支援。對新建大棚每年各級政府財政予以定額補貼、龍頭企業通過申報獲批等級(省、市、區級)予以獎補、政府出臺農業保險補貼、各級農業技術專家定期入企結對指導、定期調度職能部門(水利、財政、農業、交通、招商)與企業對口服務。各級政府通過相關政策支援,直接激勵和幫助企業搭建發展平臺。三是“築巢引鳳”。據統計,海口鎮10個村(居)先後共流轉農地31000多畝。同時,強力開展招商引資。相繼引進入駐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致富能人和經營主體。其中“家庭農場(合作社)+基地+農戶”64家,“公司+基地+農戶”14家,種植大戶56家,國家級蔬菜標準園2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15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0家、市級13家;省級示範合作社5家,市級12家;“徽姑娘”家庭農場(合作社)12家。有效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大生産,于2010年獲批安徽省現代農業示範區。

凝心聚力,延伸産業鏈,加快農業特色産業集群發展

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命源泉。長期以來,傳統農業因自然氣候、勞動者(農民為主體)素質、市場不穩定等因素的制約,農業高效發展是塊短板。為破解農業産業發展瓶頸,園區裏內的企業家們,以工業發展的理念,“打好組合拳”推動特色農業産業高質高效發展。一是資本投入,夯實基礎。通過新建溫控大棚、日光大棚(山東模式)、微滴灌、噴灌、太陽能物理殺蟲燈、無人機植保、培訓場所、採摘園、垂釣休閒中心、電商部、冷庫房、包裝倉庫、農産品加工一條龍生産鏈等現代農業科技元素應用投入;二是引進國內外新品種新技術;三是提高勞動者技能。特邀請行業專家,定期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和基地生産實踐交流;四是加強企業管理。採取産前、産中、産後閉環式管理;五是購買農業保險,增強抗災能力;六是提升特色農業品牌附加值。積極申報“三品一標”(無公害、綠色、有機、地理標誌)及農産品商標認證,現已打響做強海口鎮河港“絲瓜、韭菜”地理標誌、“鑫火”瓜蔞子、“慶蕊”瓜蔞子、“宜人田園”瓜蔞子、“永強番鴨”商標等品牌。七是拓展銷售渠道。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農業作用,全力拓展特色農産品“直播+電商”、微信群、定點配送、零售批發等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及時為省內外廣大消費者供應新鮮、安全、優質的農産品。

轄區有以兩大國家級蔬菜標準園為代表的6000畝優質蔬菜種植基地,年産各類優質時令蔬菜30000噸,産值9000萬元;以3000畝瓜蔞種植加工基地,年産優質瓜蔞籽450噸,産值1350萬元;以3000畝稻蝦共生養殖基地,年産優質蝦田大米1050噸,優質龍蝦180噸;以甲魚養殖,基圍蝦養殖為代表的特色漁業養殖基地2000畝,年産優質特色水産品600噸;有盛産番鴨,土雞,土雞蛋,山羊,生豬等優質特色畜禽産品(其中一家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佔地面積2000畝,一體化從事番鴨新品種培育、番鴨産業技術開發、孵化育苗、成品飼養和加工銷售);轄區有加工出品良友麻油,針桃香系列風味釀造醬,半江農産品,慶豐蜂蜜,徽大姐手工調味醬等特色食品;美好田園、有吉園農莊、七里湖農莊、一眾農家樂多家農旅觀光和各具特色的農家餐飲;有擁抱春意,點亮春色的草莓園、藍莓園、柑橘園、葡萄園、蟠桃園等。

群策群力,邁出現代農業新步伐,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海口鎮是農業鄉鎮,産業發展是激發鄉村活力的基礎所在,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鎮黨委政府將扭住“發展特色農業産業”這根牛鼻子,邁出現代農業新步伐,奏響鄉村振興“主旋律”。一是不斷壯大集體經濟。進一步推進長三角綠色農業産業園徵地拆遷、海口鎮蔬菜種植和加工全産業鏈融合、海口鎮農産品批發交易市場、河港智慧農旅産業園、永強冷鏈物流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引領各村(居)結合本村土地、水面、人才等資源稟賦,積極謀劃糧食倉儲烘乾、植保服務、育秧工廠、光伏發電等一批新項目落地落實,不斷壯大集體經濟,為鄉村振興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通過鎮域內農業特色産業融合一二三産集聚發展,切實解決廣大農村勞動力就地就業,獲得工資性收入,並持續增加農民土地租金及股金財産性收入。真正實現農業穩産增産,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和諧。

産業強了,農民富了,村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也隨之增強。“一約四會”引領農村新風尚,廣大村民主動參與農村“三大革命”、“五清四亂”、家庭文明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等行動,崇文尚德、鄉風文明、移風易俗蔚然成風,“人和、景美、業興”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圖文/汪小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