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四手聯彈” 奏出長三角一體化新樂章

近年來,滬蘇浙皖三省一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深化“四手聯彈”,攜手合作發展,在一體化發展方面交出一份亮麗新答卷。安徽積極落實重點協同事項,完善合作發展機制,在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彰顯“安徽作為”,貢獻“安徽力量”。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多位來自安徽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一重大戰略,圍繞在更高品質的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更好彰顯“安徽作為”等話題,各抒己見,共話未來。

發揮創新優勢、深化産業協同,攜手打造互利共贏産業鏈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安徽發展的特色和優勢。安徽如何發揮創新優勢,聯合滬蘇浙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合力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科技創新是安徽的優勢之一,我們擁有一大批重點科研院所、高校和大科學裝置,科技創新基礎厚實,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全國人大代表、合肥學院副院長盧平表示,要聚焦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用好安徽科技創新優勢,深化合肥、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兩心”同創,聚焦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科技創新前瞻佈局,共建一批高水準創新高地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增強高水準科技供給能力,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

産業合作,是一體化發展的重點任務。近年來,安徽省聯合實施産業鏈供應鏈的補鏈、固鏈、強鏈行動,協同建立長三角車聯網、大數據等産業聯盟,佈局建設首批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

“當前,製造業在圍繞創新鏈與産業鏈的深度融合過程中,要更注重資源要素的重新整合、有效利用,一些行業的商業模式、生産模式、合作模式等需要重新構建。”全國政協委員許禮進説。他認為,對於關乎國家戰略、國家安全層面的關鍵核心技術,要做好頂層設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合理安排各區域各省份的分工與協同,既不能讓各區域各省份一哄而上浪費資源,又不能由於“骨頭難啃”無區域無省份問津。

許禮進建議,對於各行業央企、龍頭企業,要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産品的首臺(套)率先使用,以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從而普及到全行業。對於産業集聚區的中小企業,由於創新資源不夠,建議搭建公共平臺,帶動廣大中小企業共同發展。例如,新一輪的數字化、智慧化融合發展中,廣大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集中建設“智慧共用製造”平臺,由智慧共用工廠集中提供製造服務,加速集聚區眾多中小企業向智慧製造、綠色製造轉型升級。

發揮毗鄰優勢、落實幫扶政策,共建緊密的“區塊連結”

強化“區塊連結”建設,全方位加強城與城、區與區、産業與産業、項目與項目之間的密切聯繫,成為促進安徽與滬蘇浙等高對接的戰略支點。其中,省際毗鄰地區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近年來,安徽省積極建設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在長三角率先出臺“3+N”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支援政策,寧滁、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管委會揭牌成立。

區位優勢要變成發展優勢,“好鄰居”更要變為“好夥伴”“好隊友”。全國人大代表、滁州市委書記許繼偉説,滁州是“皖東門戶”,與南京毗鄰,是安徽省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之一。要發揮地緣毗鄰區位優勢,建立多層合作機制,推動合作發展。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滁州主動作為,全力加快頂山—汊河、浦口—南譙兩個新型功能區建設,與南京建立多層多級定期互訪機制,雙方共編規劃,完成國土空間等規劃編制;共設基金,組建平臺公司和産業發展基金;共建産業園,浦口—南譙合作産業園納入南京江北新區積體電路産業集群規劃建設區,江北新區與來安縣共建生命健康産業園;目前,啟動區一期近10平方公里路網框架全面拉開、項目完成佈局,二期約14平方公里啟動建設。

“我們將著力在思想理念、工作機制、産業發展、創新能力、營商環境等方面對標對表滬蘇浙,積極在推進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借勢借力,拉升標桿、奮勇爭先,當好一體化發展的主力軍,推動各項工作爭進位、走在前。”許繼偉説。

去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其中提出,滬蘇浙城市(城區)與安徽8個地市開展結對合作幫扶。

圍繞落實好國家結對合作幫扶政策,來自宿州的全國政協委員許啟金認為,長三角迫切需要構建新型産業人才體系,結對幫扶城市要搭建人力資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用平臺,共同培訓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他表示,近年來,三省一市已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立功競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勞動競賽,以及燃氣、電力、城市軌道交通等行業和網路安全攻防技能競賽等,建立長三角工匠選樹聯動機制,推薦優秀工匠人才參加“長三角大工匠”評選。

許啟金建議,結對城市要在專業人才培訓合作上,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公共實訓基地等共建,共同培養實用性的技術技能人才,推進職稱、職業資格、繼續教育學時互認。未來,會有更多勞模工匠和職工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加強共建共用、釋放民生紅利,提升長三角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一卡通辦”“一卡通行”“一卡通結”“一卡通遊”……近年來,三省一市加強互聯互通,補齊民生短板,公共服務共建共用,從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交通、醫保、教育,到看不見的制度協同、聯手、重建,更多長三角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一體化發展的紅利。

如何在公共服務共用上接續發力?全國政協委員汪利民認為,作為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促進基本公共服務便利共用意義重大。“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一體化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一體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更多人民群眾。”汪利民説。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實施以來,三省一市在教育、醫療、公積金辦理等公共服務領域協同發力,一批民生事項實現高效辦理。如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從住院費用拓寬到門診費用,從墊付報銷發展到無卡直接結算;“一枚公章管審批”使得流程再造,跨省出行中斷點快速打通;戶口遷移從群眾“來回跑”到實現“網上辦”;只要輕點滑鼠或手機,即可在家辦理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申領等高頻服務事項。

全國人大代表賀懋燮表示,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將進一步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大力推進區域發展、建築市場、營商環境、行業標準“四個一體化”,落實“一網一門一次”制度,拓展“7×24小時不打烊”服務,推動更多事項在更大範圍內“一屏通辦”“跨省通辦”,有序推進長三角住房公積金更多業務“一網通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