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中國聲谷:“黑科技”為北京冬奧會添“智”助力

2022年北京冬奧會賽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如果説要概括本屆的冬奧會的特點,“科技”一定是很多人心中的答案。從比賽場館,到賽事轉播,從運動員訓練,到制冰造雪,北京冬奧會處處都體現著科技元素。科大訊飛的翻譯“神器”,全色光顯的“雪螢幕”,東超科技的“無人超市”,若森智慧的相控陣衛星應急指揮系統,一批來自中國聲谷入園企業的人工智慧“黑科技”為本次北京冬奧會添“智”助力。

翻譯“神器”打破語言壁壘

本次北京冬奧會有來自世界各國91個國家的運動員參加比賽,如何保證各國運動員與志願者之間的無障礙交流?作為冬奧會官方自動語音轉換與翻譯獨家供應商,中國聲谷重點企業科大訊飛為冬奧會提供了各種攜帶型、穿戴式的翻譯設備。

(圖片由何崇文授權發佈)

作為“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冬奧多語種語言服務關鍵支撐技術及設備》研發承擔單位,科大訊飛提供場景定制優化的語音識別、語音合成、機器翻譯、智慧問答等多種核心能力技術,同時支援60個語種語音合成、69個語種語音識別、168個語種機器翻譯和3個語種交互理解,構建了面向冬奧的語音及語言服務平臺。同時還提供了攜帶型翻譯終端訊飛雙屏翻譯機、錄音筆、遠端會議系統等等,幫助各國觀眾、遊客快速掌握賽事資訊,幫助視障人士聽得見冬奧文字,幫助聽障人士看得見冬奧聲音。

“面對體育比賽的專業詞語,科大訊飛專門加入百萬級別專業詞彙以及行業術語,覆蓋各類體育運動和裁判用語,可滿足運動員、教練員、觀眾等跨語言溝通需求,穿戴翻譯設備還有通話降噪、實時翻譯、記錄轉寫等功能,實現了各個國家運動員之間的無障礙交流,為本次科技冬奧提供了一份力量。”科大訊飛冬奧項目負責人介紹。

“空中成像”助力科技奧運

冬奧比賽激戰正酣的同時,在國家體育場(鳥巢),一家印有冬奧LOGO的“無人特許商店”吸引了許多觀眾的注意。

“第一次見到這麼科幻的技術。”這是人們對這家商店的評價。想要進店購物,人們只需點擊位於商店入口處的“空氣按鈕”,即可輕鬆打開門禁進店消費。

(圖片由何崇文授權發佈)

作為東超科技“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的創新産品,“非接觸式門禁”能將操作界面于空中直接成像,且用戶可與之實時交互。其無接觸的特性,可從根本上杜絕人與人的交叉接觸,有效避免因實物接觸帶來的細菌、病毒交叉感染風險。

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又稱可交互空氣成像技術、可交互全息空氣影像技術等,它是一種全新的顯示、交互技術。該技術應用光場重構原理,用一種具有負折射功能的新型材料負折射平板透鏡——DCT-plate,以光場重構原理,將發散的光線在空中重新匯聚,形成一個空氣屏,再結合感測器技術,從而形成不需要介質承載的實像,就可以與空中螢幕實現交互。該技術最早是由中國聲谷入園企業安徽東超科技研發團隊提出。

“雪螢幕”向世界展示中國先進顯示技術

“雪如意”是本屆北京冬奧會極具特色的比賽場館之一,全世界觀眾的目光也聚焦於此。在比賽前後,一片“雪螢幕”就會出現在賽道上,向全世界播放包括中國聲谷的宣傳片,展示著中國科技創新的風貌。

(圖片由何崇文授權發佈)

“面積更大、色域廣、亮度高,這是傳統LED螢幕比不了的。”全色光顯董事長許立新介紹到,“我們在冬奧會要做的事是使用2台超高亮度高清鐳射投影機,把畫面投射到跳臺盡頭的足球場中間雪面,投影的顯示面積達到1100㎡,不僅做到了大面積的顯示,其耗能也比同面積的LED螢幕小很多,貫徹了綠色辦奧的理念,也突出了科技、智慧、綠色、節儉的特色。”

針對雪地這種特殊的投影面,全色光顯在光源上進行技術突破,優化了拓撲結構,不斷改進顯示工藝。本次研發的投影設備在超高亮度、散斑抑制技術、均勻照明等關鍵技術方面表現優秀,畫質清晰、色彩真實,並對地面平整度等複雜場景等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不受投影面材質的干擾。

在未來的比賽中,“雪螢幕”還將向世界觀眾傳遞中國的發展成就,領略科技冬奧的魅力。

為冬奧會織牢通訊保障“網”

在5G技術為奧運提供高速通訊網路的同時,以寬頻衛星通信為代表的應急通信手段也為北京冬奧會的通信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確保冬奧會電網通信萬無一失,國家電網冬奧會保電團隊採購了以合肥若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相控陣衛星終端為核心的應急指揮系統。

在張家口冬奧會現場,一輛輛豎立著天線的車輛停靠在場館旁邊,這些車輛是搭載著若森智慧相控陣衛星終端電力應急保障車輛,可實現通信衛星將現場採集到的視頻、音頻等資訊回傳至國網指揮中心的功能,同時支援一線人員與後方指揮人員通過衛星鏈路進行實時高清視頻通訊,保障地面通信中斷等極端突發情況下的聯絡暢通,使得現場電力保障團隊具備在各種環境與條件中均可保持與後方指揮中心的通訊。

作為中國聲谷入園企業,合肥若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創新型衛星網際網路終端的研發與生産,所研發的龍伯透鏡相控陣衛星網際網路終端,已廣泛應用於應急管理、消防救援、能源電力、媒體直播等領域,曾在第十四屆全運會等重大活動的應急通信保障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工智慧技術在北京冬奧會大放異彩,讓世界看到了一個科技盛會。作為全國首個定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國家級産業基地,通過打造人工智慧核心産業集群,推動人工智慧創新應用落地,完善人工智慧創新支援體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慧優秀企業。(圖文由何崇文授權發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