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7個大項、15個分項“全項目參賽”令人振奮,參與項目、選手人數,在我國冬奧歷史上創造新高。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達成,億萬大眾活躍在冰天雪地間,讓中國冰雪運動、冰雪産業打開全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很形象地説:“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就像是一個彈射器,可以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和冰雪産業飛躍式發展。”如今,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瞄定的方向不變,發展的動力不減,中國冰雪運動和産業未來可期。
冰雪運動全面開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提高我國冬季運動競技水準,要及早謀劃、持續推進。在時間上要長短結合,既立足長遠,擴大冬季運動覆蓋面,夯實冬季運動群眾基礎,又著眼參賽,集中兵力提高技戰術水準。在項目上要揚長補短,既優先保證、重點發展優勢項目和潛優勢項目,又積極發展一般項目和新開展項目,抓緊開展缺項運動項目,推動我國冰雪運動全面發展。
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選手韓曉鵬奪得中國雪上項目的首枚冬奧金牌。令人記憶深刻的是,這名來自江蘇省的運動員,説話是東北口音。
在當時的冰雪競技領域,黑龍江、吉林和遼寧等省份的運動員構成了中國冰雪運動實現突破的主力。如今,在中國體育代表團中,不僅有來自東北地區的運動員,還有山東、浙江、廣東、西藏、新疆等省份選手。
不久前,中國越野滑雪隊結束了在新疆的集訓,整裝奔赴冬奧賽區。大巴車外的冰天雪地之中,當地牧民騎著駿馬、手擎紅旗,一路相隨為運動員送行,這一幕令人動容。中國越野滑雪隊的運動員和教練通過不懈努力,讓這項曾經基礎薄弱的雪上項目在北京冬奧會上實現了“全項目參賽”。
曾4次征戰冬奧會的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選手李妮娜表示,回首過去的6年,中國冰雪運動在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方面實現了長足發展,多個項目在幾年時間裏實現從無到有,一些項目甚至達到了世界級水準。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倪會忠説:“我們現在很多隊伍中都有極具潛力的年輕隊員,未來我們的隊伍將更具競爭力。”
冰雪産業蓄勢發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辦過之後就成了‘寂靜的山林’。要積極謀劃冬奧場館賽後利用,將舉辦重大賽事同服務全民健身結合起來,帶動首鋼、延慶、張家口等重點區域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加快建設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
北京冬奧會開幕進入倒計時,多地冰雪旅遊消費越發火熱。
夜幕降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的廟香山滑雪場燈火通明,一條條“雪帶”在山坡間蜿蜒盤旋。隨著夜場模式啟動,雪友的晚間滑雪需求得到滿足,每日客流達到1000人次。
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將承辦北京冬奧會多個雪上項目的比賽,當地雪場近年來人氣十足。僅上一個雪季,崇禮區就實現接待遊客246.2萬人次、收入2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和87%。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隨著冰雪經濟持續升溫,冬奧籌辦實實在在地惠及賽區及周邊的廣大群眾。近年來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全域發展的勢頭喜人。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預計,到2025年,中國冰雪旅遊人數將超過5億人次,國內冰雪旅遊收入將超1.1萬億元。借助北京冬奧會契機,我國冰雪産業乃至體育産業的巨大潛力被激發,冰雪經濟迅猛發展。
目前,東北、京津冀、新疆等地區冰雪運動發展動力十足;以西藏、青海等省份為代表的青藏高原冰雪旅遊觀光帶和以四川、貴州、湖北等省份為代表的中西部冰雪休閒帶初具規模,“東西南北一年四季”的中國冰雪經濟新格局已經成形。
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將在國際社會支援下,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激勵各國攜手同心,一起向未來。
“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提前實現,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這是冬季奧林匹克的題中之義,由此産生的影響,深遠且不凡。
體育強國的基礎在於群眾體育。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讓“競技體育強,群眾體育弱”“夏強冬弱”“冰強雪弱”等問題逐漸得到解決,同時,也為推動新時代體育事業高品質發展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截至2021年年初,各地已建成654塊標準滑冰場、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的增幅分別達到317%和41%。如今的神州大地上,冰雪場地星羅棋佈,冰雪賽事高潮疊起。在張家口市,冰雪場地設施水準全面提升,建成了大型滑雪場9家,擁有各級雪道177條、總長度164公里,分別佔全省的65%和88%;還建成滑冰館20座。
近幾年,芬蘭、挪威、日本、南韓等國滑雪隊紛紛選擇崇禮雪場進行訓練。截至2020—2021雪季末,張家口累計承辦國際、國內冰雪賽事活動300多項(次),參與冰雪運動人次累計突破500萬。設施一流的冬奧場館,將使京津冀地區在世界冰雪運動格局中佔據重要位置。
對於北京冬奧會,希臘奧委會主席斯皮羅斯·卡普拉洛斯説:“‘一起向未來’的北京冬奧會口號與‘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緊密結合,它包含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價值觀和願景,同時表達了14億多中國人民攜手合作、相互支援、共創美好未來的熱切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