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亳州市不斷加大健身設施有效供給,建設“舉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設施,補齊群眾身邊健身設施短板,因地制宜,靈活利用土地資源解決群眾“健身去哪兒”的問題,公共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持續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盤活資源,百姓身邊添體育設施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就近健身、社區健身已成為人們真實而迫切的需求。亳州市通過集智創新,多措並舉建好建強社區體育設施,為群眾營造了“居家可觀舉步可享”的社區優質健身環境。
“我天天來這裡健身,打球、跑步都可以,環境好,運動方式多,下雨下雪天也不受影響,太方便啦!”日前,在市區天一閣社區文體中心一樓,市民王平安一邊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一邊對社區文體中心進行評價,語氣中不難看出,他很喜歡這裡。
社區文體中心建在社區中間,目的是為了給群眾提供就近的健身場所。走進天一閣社區文體中心,一樓設立了健康檢測區、有氧訓練區、力量訓練區、綜合訓練區與中醫理療區、營養膳食區,健身、健康監測都可以在這裡完成;二樓為社區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共用書店、舞蹈場地具備,藝術氛圍濃厚;三樓為體育運動綜合館,打球、武術都可以在這裡進行。這幢樓專門為群眾健身而建,而且立於居民小區中間,讓人們出了家門就可以到達。
細心的人們不難發現,近年來,像天一閣社區文體中心這樣的場所已慢慢分散在城市的角角落落。
原來,從2019年4月起,亳州市將健身設施深入社區,陸續建成並運營12個社區文體中心,目前共接待市民95萬人次,單日單館最高客流1200人次。每個中心服務周邊社區半徑1.5公里的約3萬名社區居民,實現了城市居民“15分鐘健身圈”。
在為群眾提供健身場地的同時,亳州市還聯合12個社區文體中心舉行了“場館之間”羽毛球聯賽,由12個社區文體中心分別組建代表隊,每週定期舉行比賽,參與社區運動員370余名,為期7個月,比賽370余場,積極開展特色社區之間體育運動聯賽,通過場館之間賽事聯動提高社區居民運動熱情,打造社區體育運動“草根”明星。同時,社區文體中心還經常組織開展社區公益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免費國民體質監測進社區4次,社區健康知識講座5場,體育培訓進校園免費培訓4000余名兒童。
運營至今,社區文體中心得到亳州市民一致好評,是全市室內運動健身、文化藝術生活人氣最旺的場所,改善了社區文體中心周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客流量、會員量在逐步遞增,場館業態也在不斷完善。市區社區文體中心建設創新運用政府、社會、市場三方聯動的PPP模式,採取市場邏輯方法,調動社會資本力量,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社會受益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運維新路徑,走出了亳州特色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道路。對於全省體育設施建設來説,該項目為全國首例採用PPP模式建設運營的體育類公共服務項目,為我省加快體育設施建設打開了思路、拓展了方法。
下一步,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將依託亳州市中醫藥産業優勢,做好體育行業與健康産業深度融合,推進社區文體中心與所在社區居委會合作,聯手打造社區健康服務平臺;優化現有場館管理系統,從客戶數據分析、資源能耗管控、精準服務宣傳、遠端交易預約等方面提升場館智慧化水準;以組織開展不同體育項目的“場館之間”社區聯賽為紐帶,做好場館與社區聯動,通過群眾賽事打造社區體育明星,營造健康社區、多彩社區、活力社區。
“金角銀邊”,見縫插針加體育設施
在社區文體中心之花遍及城市各處的同時,亳州市還不斷拓展體育設施建設陣地,努力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充分利用中心城區公共綠地空閒地、街頭巷尾閒置地以及小區內外邊角地,根據屬地居民需求,因地制宜、見縫插針建設公共體育場地,安裝健身器材,不斷滿足市民公共健身需求。
“以前這裡是臭水溝,後來水治好了,市裏在這裡建了健身步道、安裝了健身器材,俺們就近就可以在這裡鍛鍊,天天從早到晚,人不斷。”“俺家就在河對岸,每天天一亮俺就來這裡鍛鍊,和朋友一邊健身一邊聊天,真好!”日前,在市區希夷大道中段宋湯河沿岸,碧波盪漾的河水旁,市民李淑珍和劉大麗正利用全民健身路徑器材健身,一陣微風吹過,兩人臉上露出了愜意的笑容。
其實,像這樣利用空閒地安裝健身器材,為市民搭建健身場地的地點還有很多。近年來,亳州市一邊在廣場、公園安裝公共體育設施,一邊利用小區邊角或社區角落“見縫插針”安裝體育設施,讓體育設施如天上繁星般點綴著城市,照亮著人們健身的路。
據了解,目前,亳州市中心城區“15分鐘健身圈”已完成11期建設任務,在公用地塊、閒置用地上建有籃球、羽毛球、乒乓球、門球、氣排球、網球、五人制足球場等室內、室外場地共5374多片,每人平均場地面積達到5.14平方米;另外,結合城市東進南擴和美好鄉村建設,還完善了南湖公園、陵西湖公園、體育公園等公園綠地健身路徑、健身步道、多功能健身場地等,均已成為城市中的靚麗風景和市民健身休閒的樂園。
體育設施建成後,就要持久地發揮其為民服務的功效。這就要求配套的管護要到位。
在公共體育設施管護過程中,亳州市採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通過招投標與浩森體育簽訂合同,建立了“一巡查、兩報告”工作機制,定期對城鄉體育器材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維修。委託浩森體育網上定位公共體育器材和場地並建立大數據,為公共體育器材布點、管理、修繕、更換提供科學準確的技術保障。今年已維修器材300多件,更換配件60多件,針對50多件損毀嚴重無法維修的器材進行了報廢切除。
全民健身,抖擻亳州精神
立足中心城區放眼全市,體育設施建設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幾年來,亳州市立足體育工作基礎差、底子薄、全省墊底的實際,堅持“體育即民生”理念,圍繞創建“體育強市”“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目標,落實多項舉措切實加大投入。
高站位“提神”,一體化推進。亳州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挂帥的“體育強市”建設及“15分鐘健身圈”領導組織,配齊配強了體育工作隊伍,通過“一把手”親自過問、分管領導抓在手上,切實抓好體育工作落實。先後制定出臺《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實施方案》《中心城區體育設施專項規劃》《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19—2020年)》等6件政策性文件,出臺支援體育發展政策10條,縣區累計出臺跟進政策文件23件,全市上下“一盤棋”推進、“一張圖”落實。
大建設“提速”,多元化投入。亳州市充分挖掘中心城區公共綠地空閒地、街頭巷尾閒置地以及小區內外邊角地等城市的“金角銀邊”,因地制宜見縫插針,選址規劃配套建設體育場地健身設施,不斷滿足全民健身鍛鍊需求。十九大以來,市財政累計投入10多億元,建設佔地207畝的市體育公園、佔地123畝的市體育館、10個室外標準化游泳池。縣區“五個一”、鄉鎮“三個一”逐步完善,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100%。
多活動“提效”,市場化辦賽。亳州市以市場化承辦舉辦體育賽事,帶動形成全民健身熱潮。十九大以來,市本級累計投入體育賽事經費近2000萬元,支援體育社團協會300多萬元,舉辦群眾性體育活動600場次,承辦國家、省級賽事41場次,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季季有特色、全年有亮點,全市公共體育場館100%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挖優勢“提質”,品牌化打造。華佗五禽戲是亳州全民健身最亮麗的“名片”。目前已累計舉辦4屆國際健身氣功博覽會、12屆華佗五禽戲養生健身節,舉辦萬人同練五禽戲3場次。全市習練五禽戲人員已達114萬人,每年普及7萬多人,國外推廣普及到30多個國家10萬餘人。先後舉辦了中國(亳州)國際武術大賽、亳州國際馬拉松賽,2019年“養生花海”馬拉松聲名遠播,榮獲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
目前,亳州市已初步建成主城區“15分鐘健身圈”,市區公共體育設施實現了全覆蓋,群眾體育健身組織、設施、活動、賽事、指導、文化等“六個身邊”發生了明顯變化,“動”起來了亳州的城市亮色、“樂”起來了市民的幸福底色、“圈”起來了黨和政府的為民本色,在“全民健身”中收穫著“全民健康”,讓群眾體育更有質感、全民健身更有溫度,讓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抖擻出了亳州的精氣神。
接下來,亳州市將把進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盤活城市空閒土地,倡導土地複合利用,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場地設施。繼續完善中心城區“15分鐘健身圈”工程建設,推進場館的智慧化升級改造,廣泛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民健身活動,讓老百姓的“健身圈”時間不斷縮減,選擇不斷增加。(來源:亳州市文旅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