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健身器材智慧化要精度也要溫度

“十四五”時期是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落實落細的關鍵時期,既要承上啟下鞏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的全民健身發展成果,又要深入落實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夯實健康基礎的新要求。全民健身事業的高品質發展,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提質是重要的一環,此時健身器材的功能提質便成為推進科學健身、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

智慧化是全民健身器材提質的重要方向。《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十四五”時期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發佈也為行業高品質發展賦予新的機遇與動力。在政策引領下,全民健身設施的智慧化、智慧化升級取得了較為實質性的進展。

國家體育總局日前發佈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明確提到,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加快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高科學健身指導水準,促進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規劃》還指出,要強化要素創新驅動,支援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體育領域的創新運用,打造智慧健身場景,加快相關産品開發。

不難發現,“科學健身”“創新驅動”“新技術”均直指健身産品“智慧化”“數字化”“定制化”的大方向,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的輔助下,二代智慧健身路徑以更加完善的功能逐漸取代傳統室外健身器材,各大健身器材廠商近幾年也在智慧健身産品研發方面不斷推新,室外多功能健身房、景觀健身涼亭、智慧體育公園等爆品不斷涌現。尤其在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牽頭組織制定的《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團體標準頒布實施後,健身器材的智慧化升級駛入快車道。

提升健身趣味性以及記錄健身數據只是健身器材智慧化的第一步,大數據的應用能使健身更加科學高效,近年來,健身器材行業運動康復相關産品越來越多就是最顯著的例子。智慧化的升級讓健身産品的功能更加精準,智慧化升級實現了健身器材産品更聚焦細分人群。

室外多功能智慧健身房的誕生以及走俏是體育公共服務精準化、科學化發展的具體體現。有氧訓練、力量訓練等器材在智慧化基礎上實現了有機組合,可有效地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健身方案與指導。一般來説,傳統的健身路徑能幫助使用者完成低強度的有氧訓練,雖然能加強心肺功能和關節靈活度,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力量訓練的重要性。慣性思維下,用戶進行力量訓練,一般會選擇去室內健身房,請專業的健身教練做指導,以避免運動損傷。但是智慧化賦能讓室外智慧健身房具備了“健身指導”的功能,搭配的訓練方案能夠滿足“提升室外健身器材力量訓練功效”“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用戶對運動強度的需求”“識別用戶、認識用戶”的條件,做到了“一套健身器材可以服務全人群,併為其提供針對性的運動訓練建議”,兼顧精度與溫度。

過去,健身器材企業把産品賣給客戶代表著一個合作的順利完結,而智慧化賦能健身行業之後,産品的出售意味著與健身者的交往才開始。從産品製造向體育服務轉移已然成為健身器材行業的普遍現象。社區智慧健身房是近年來多省區市推進體育公共服務升級的發力方向,從目前反饋的資訊來看,社區智慧健身房得到大眾、尤其是中老年群體的歡迎。人口老齡化是全社會共同面對的問題,研發並推出適應老年人體質特徵的健身器材,推進體育公共服務“適老化”是健身器材智慧化升級的另一個使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