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弈者謀勢,善治者謀全局。縮小城鄉差距,推進共同富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關鍵是要下好下活協調發展這一盤“大棋”。
省委報告強調,堅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加快建設格局新的共進安徽。
近年來,安徽省堅持協調發展,堅定貫徹國家戰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一圈五區”協同發力,城與鄉、板塊與板塊、省內與省外等幾大關係統籌兼顧、協調並進,區域協調發展呈現共進共贏新局面。下一步,全省將推進各區域板塊基礎設施、城鎮佈局、産業分工、公共服務聯動協同水準明顯提高,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聯動合作,在落實國家戰略中“迎風起舞”
連南接北,左右逢源,是安徽獨特的區位優勢。安徽也成為中部地區與長三角聯動發展的“橋頭堡”。因此,落實好國家重大戰略,是安徽推進協調發展、建設“共進安徽”的重大機遇和有力抓手。
不論是蘇皖合作示範區建設,還是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不論是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還是共建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合作”,是報告中關於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詞。
“報告提出,推動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建設取得突破性成果。”來安縣委書記楊文萍説,來安縣將以此為導向,加快推進頂山—汊河新型功能區建設,與南京及其江北新區加強規劃銜接,推進交通互聯,加快産業承接,深化合作對接,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展形象,三年樹標桿”的要求,聚焦電子資訊和生命健康兩大主導産業,推進新型功能區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讓國家戰略落地見效,讓重大機遇變發展紅利,一項項具體任務措施連續推出。圍繞推動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我省將打造聯接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國際商協會聯盟、資本市場平臺、貿易中心、高能級展會等市場化要素對接平臺;圍繞打造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將加快蕪馬江海聯運樞紐、合肥江淮聯運中心建設,推進沿江港口集團化專業化發展、港産城一體化建設,打造黃金水道上的硬核強港;圍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打造國家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拓展沿線國家節點城市航線。
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充分發揮區位綜合優勢,集聚各類資源要素,打造長三角地區聯通中部地區的大市場、大平臺、大樞紐,在深化區域合作中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拓展發展空間。
振興鄉村,做強縣域經濟推動城鄉“比翼齊飛”
城鄉統籌,關鍵要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壁壘,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推動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打造“共進安徽”,就是要形成這樣一種協調互促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在這種新型關係中,鄉村是短板,更是關鍵。全面脫貧後,進一步激發經濟增長點,高品質發展縣域經濟,實現城鄉“比翼齊飛”,是我省下一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任務。
在石臺縣委書記李軍看來,全面脫貧後的重要任務就是鞏固好成果,並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我們將細劃網格、動態管理,做到動態觀察、動態監測、動態幫扶,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同時積極改善人居環境,讓老百姓越來越有獲得感,日子越來越有盼頭、有甜頭。”
李軍表示,高品質發展縣域經濟是協調發展的關鍵措施。下一步將利用好石臺的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發展休閒康養産業和新能源産業,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對接長三角的消費市場和旅遊産業,為加快建設“共進安徽”貢獻力量。
據介紹,我省進一步明確了縣域高品質發展路徑,啟動建設縣域特色産業集聚發展基地,激發縣域發展新動能,同步實施縣城提質擴容工程。根據《安徽縣域經濟競爭力報告2021》,我省2020年綜合競爭力排名前十位的縣域地區生産總值為5266.33億元,佔全省縣域生産總值的30.43%;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均值為52726.57元,比全省縣域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均值42791.58元高9934.99元。
“全面脫貧後的金寨,將迎來發展的機遇期。我們將接續發力縣域經濟,發展好特色産業,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圍繞茶葉、桑蠶、中草藥、果蔬等四大産業發力,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産品加工基地。”六安市委常委、金寨縣委書記汪冬表示。
區域協調,打造“一圈五區”多點增長極
“各區域板塊基礎設施、城鎮佈局、産業分工、公共服務聯動協同水準明顯提高……”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離不開“一圈五區”六大板塊的協調發展,從而鍛造引領增長核,打造多點增長極。
在這六大板塊中,皖北是欠發達地區,要實現“共進”和“協調”,必須增強皖北地區高品質發展的動能。
圍繞皖北振興,報告提出,高水準打造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全面開展與滬蘇浙城市間結對幫扶,提高與滬蘇浙共建合作園區發展水準,深化南北結對共建,實現皖北戰略性新興産業規模三年倍增。
承接轉移出成果,合作共建見成效。今年1-9月,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在建的省外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1153個,實際到位資金達到2666.5億元,同比增長36.8%。
潁上縣委書記張銀軍説,下一步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用系統思維統籌推進“四化同步”,高水準建設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長三角綠色農産品生産加工供應基地。
省內區域的南北結對共建,是跨板塊“牽手”合作,推動共建共贏的重要措施。阜陽合肥現代産業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吳愛國表示,我們將更加注重産城融合發展,積極引進省級教育、醫療資源,從合肥引進一批文化企業和社會事業,同時,將合肥的産業鏈延長到阜陽,並沿著産業鏈“順藤摸瓜”,積極招引新能源、裝備製造等一批企業,實現産業的集聚發展。
除了皖北以外,合肥都市圈、皖西、皖江、皖南等板塊將全面發力。下一步,我省將推進合肥都市圈提質升級,對標國家級新區建設合肥濱湖新區,加快推動合淮、合六同城化發展,聯動阜陽城市圈發展;提升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發展能級,支援江北、江南新興産業集中區創新發展,打造沿江智造走廊;推進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大力發展適應性産業和特色經濟,加強老區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高品質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協作建設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