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1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上發佈了最新報告《大氣中國2021: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報告顯示,在納入評分的168個重點城市中,合肥市躍升綜合評分排名榜首。
作為“萬億俱樂部”的新成員,合肥在經濟跑出“黑馬速度”之時,綠色發展同樣“搶眼”:1—9月全市空氣品質整體較好,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5.7%,高於全省平均的84.6%,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好轉,市民抬頭可見“合肥藍”成為常態。
合肥摘得“藍天百強城市榜”桂冠
在本次論壇上發佈了“2021年藍天百強城市榜”,這是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已連續三年發佈該榜單。與傳統的空氣品質城市排名不同,“藍天百強城市榜”評估的是城市的三年滑動平均空氣品質改善情況和政策措施,分別得到“成效分”和“努力分”,加總得到“綜合評分”,旨在鼓勵城市加大措施力度不斷改善空氣品質。
在納入評分的168個重點城市中,合肥市摘得綜合評分排名桂冠。報告顯示:合肥、廣州、深圳、北京、杭州等9個城市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大、措施力度夯,“成效分”和“努力分”都達到“好”等級,成為本年度榜單雙優城市。
在綜合評分20強城市中,廣東省佔7席,浙江省佔6席。與上一年榜單相比,安徽省的城市進步明顯,除合肥位列第一外,池州也躋身20強。
1—9月全市空氣優良率達到85.7%
“排名”是一種數據結果,市民的直觀感受才是最好印證:“秋高氣爽,藍天白雲。”在許多市民的朋友圈中,這種與好天氣的“合影”頻頻出現。
據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以來,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好轉。1—9月全市空氣品質整體較好,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5.7%,高於全省平均的84.6%,持續改善空氣品質,市民抬頭可見“合肥藍”成為常態。
合肥生態環境局公佈了最新空氣品質數據:今年1—9月全市空氣品質整體較好,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5.7%,高於全省平均的84.6%,全市空氣品質進一步好轉。
再細看各項數據,今年1—9月,全市PM2.5平均濃度為30.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較2019年同期下降28.8%,兩年平均下降15.6%;O3平均濃度為148.8微克/立方米,兩年平均下降7.5%。六項空氣品質指標中,PM10平均濃度同比上升較為明顯,2021年1—9月PM10平均濃度為62.5微克/立方米,同比增長20.2%,但較2019年同期下降3.8%,兩年平均下降1.9%。
實施新一輪空氣品質提升行動
改善生態環境品質,需要久久為功的堅持,努力的過程充滿著默默無聞,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為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近年來合肥實施了一系列有力舉措:開展攻堅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538個秋冬季攻堅項目全部完成,完成1566家涉氣企業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分級,1月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和黃色預警共計7天,圓滿完成秋冬季空氣品質考核目標。全面開展秸稈禁燒,運用衛星遙感、鐵塔視頻24小時不間斷監控,1-9月基本實現零火點。加強新生産車輛和在用車環保達標監管,查驗新入戶柴油貨車2.39萬台,累計路檢、路查柴油車6.1萬台。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管控,登記資訊2.28萬條,核發環保標牌1.61萬個。
下一步,合肥將繼續提升空氣環境品質,推動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實施新一輪空氣品質提升行動,謀劃實施一批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重大減排工程,推進生産和污染防治設施雙電量監控、柴油貨車門禁系統和餐飲油煙線上監測試點,嚴控秸稈禁燒,推進機動車及非道機械污染治理。做好合肥都市圈、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健全重污染天氣分級分類科學管控的應對機制。
經濟跑出“黑馬姿勢”綠色發展“表現搶眼”
近年來,合肥經濟發展一路高歌猛進,2020年正式邁入“萬億時代”。從2010年到2020年,10年間,GDP增幅高達272%,合肥一度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城市。
在經濟發展跑出“黑馬姿勢”之時,合肥推動實現全面綠色轉型發展。
合肥最新公佈的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顯示:合肥市國內生産總值8206.66億元,同比增長10.4%,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6和0.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5%,繼續保持省內、省會城市,長三角城市領先。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戰新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近6成,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生物醫藥産業、新能源産業、新材料産業、新能源汽車産業等均增長迅速。
經濟發展與生態名城建設同頻共振,“GDP”底色充滿“綠意”。
當前合肥正在以創新為驅動,在戰新産業上“花大力氣”“做大文章”,“綠色發展”在合肥市不僅成為一種共識理念,更是一種生動實踐,經濟發展韌勁持續顯現,高品質發展步伐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