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安徽黃梅(戲)調  又添新史料

安徽人無論走到東西南北,只要一提起安徽兩個字,外省的朋友便會説起安徽黃梅戲。的確,安徽不僅孕育了京(劇)黃(黃梅戲)大戲種,而且更是戲窩戲劇之鄉。提起黃梅戲,其前生是安慶地方音腔的老唱腔黃梅調。建囯後,安慶地區組建黃梅戲劇團才正式命名為黃梅戲。連日來,筆者通過多方搜尋資料研究發現:黃梅戲的前身黃梅調源於安徽安慶市轄懷寧縣的黃梅山,黃梅調的創始人是被後人稱為“皖江戲劇鼻祖”的明朝時期的阮自華。黃梅山地處安徽懷寧縣石鏡鄉橫塘村之南,根據史料記載及當地村民流傳介紹:清朝時期,山上有廟宇,山下有集市;周圍人文薈萃,民歌小調盛傳;熱鬧非凡,名氣很大。清末民初,因戰火等原因黃梅山逐漸衰敗。查康熙十四年(1975)《安慶府志》《山川志》中載:“黃梅山,西北四十里。”民國《懷寧縣誌》《祠祭志》載:“黃梅庵,在黃梅山(康熙十四年(1975)《安慶府志》載在石鏡山),明邑紳阮自華(康熙十四年(1975)《安慶府志》載為阮堅之)建石瀨閣,今圮”。

阮自華(1562-1637),字堅之,號澹宇,是抗倭名將、明嘉靖進士、官都御史、浙閩巡撫阮鶚之次子,也是明末戲劇家阮大鋮叔祖。阮自華籍貫《安慶府志.寺觀志》及《懷寧縣誌.祠祭志》均載其為邑(即懷寧)人,但《懷寧縣誌·文苑傳》載:“始遷懷寧”。《阮氏宗譜》載:阮氏一門,自唐以來一直世居桐城(今隸屬樅陽縣)阮家享堂。從阮自華這一輩起,因其及其堂兄自嵩、自岱,侄以鼎等在外為官,便在當時的安慶府衙所在地置辦了房産田業,定居懷寧。阮自華萬曆二十六年(1598)中進士,初任福建福州推官,再任江西饒州,後轉戶部郎,榷稅山東德州。因“著廉幹聲”,約在萬曆四十年前後,升任甘肅慶陽知府。崇禎初年調任福建邵武知府,興利除弊,不遺餘力。崇禎三年(1630)辭官歸裏。

阮自華父親阮鶚與南曲昆腔作家徐渭同在胡宗憲麾下,阮自華因此對崑曲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萬曆二十七年(1599),阮自華任江西饒州推官,因此又接觸到了周邊弋陽腔及採茶歌調。明朝萬曆探花錢謙益説:“堅之(阮自華)記誦奧博,捃摭富有,漢魏樂府至杜、李古詩,無不摹擬”。阮自華不僅吸收各類戲曲藝術,而且還交往了不少戲曲名家,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桂林筆工復之皖,寄謝阮堅之五首》其五中這樣寫:“筆毫含潤向江波,匠手來歸益惠多,擬我只臨衰晉帖,留君堪發盛唐歌”。他與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許自昌、屠隆、張鳳翼、王稚登、戲曲評論家潘景升、祁彪佳、陳繼儒以及戲曲愛好者曹學儉、藏懋循、張大復等都有交往。阮自華在福州為官期間,結識了曹學佺。曹學佺在任南京添注大理寺左寺正時,喜歡上了昆劇藝術,並將昆劇帶回了其老家福州,融入福州俚歌,創新了新的腔調,並組織家班進行演出。萬曆癸卯年(1603)年中秋,阮自華、曹學佺、屠隆等人“嘗大會詞客于淩霄臺,推屠長卿為祭酒,絲竹殷地,列炬熏天,宴集之盛,傳播海內”、“梨園數部、觀者如堵”。也就是這一年,阮自華辭官歸裏,回到安慶,他招募伶人,創辦了家庭戲班,以崑曲、弋陽腔等聲伎自娛。這是皖江地區有據可考的第一家戲班。(在這裡還需要説一個戲曲家,這個人就是阮自華侄孫阮大鋮。雖説兩人輩分不同,但阮自華僅長阮大鋮24歲,祖孫關係近於叔侄。阮大鋮自小就受到戲曲的熏陶。崇禎二年(1629)阮大鋮因黨附宦官,被削職為民,避居安慶、姑孰(當涂)、南京等地,交結了不少戲曲家和藝人,並在懷寧等地招募伶工,在南京組織了“金陵歌舞諸部甲天下,而懷寧歌者為冠”的“阮家班”。)阮自華何時在懷寧黃梅山建黃梅庵石瀨閣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據康熙二十五年《懷寧縣誌》載:阮自華墓在寶靈山。查道光、民國《懷寧縣誌》:“大安山……又西曰寶靈山。”,此“大安山”也叫“大鞍山”,在今茶嶺鎮南部,與石鏡鄉北毗鄰。也就是説阮自華葬在石鏡黃梅山附近。據阮氏家譜記載,阮自華葬“寶嶺山”,其子孫中也有葬此山。這也説明,至少在明崇禎三年(1630)後,因其侄孫阮大鉞以附逆罪去職,阮自華及其阮氏家族受到一定影響,不得不離開安慶,來到偏遠的石鏡黃梅山石瀨閣。阮自華在黃梅山居住之時,正是阮大鉞回到安慶招募伶工之際。由於此時阮大鉞“每思乘間以圖翻案”、忙於“地方利弊,或相咨訪,大鉞隨以誇張于眾,門庭氣焰依然熏灼”忙於有關政治及創作事項,無暇招聘伶工。所以此事自然落到了戲曲藝術造詣頗深的阮自華身上了。由此阮自華走遍懷寧、潛山等地,寫下了《石鏡山》、《石門湖》、《三祖乾元寺塔》、《天柱寺》等詩句,今潛山縣馬祖庵石坊“嘉平館”三字就是他的手跡。聽説懷寧洪鋪有戲班,並演出“牛燈戲”、“夫子戲”,阮自華為了接觸到那裏的伶人,出資洪鋪硤石嶺附近修建了茶亭庵。最後從懷寧石牌、三橋、洪鎮等地挑選了一批伶人,由阮大鉞帶往南京。

阮自華在尋找戲曲伶人的同時,也接觸到很多當地的民歌民調戲曲。由於當時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各地民歌曲調各有不同。阮自華把這些收集起來,受曹學佺將崑曲融入當地民歌,創新新唱腔的啟發,他把自己在外為官所學的昆腔、弋陽腔、採茶調等、柔合自己在各佛教(阮自華“好從學佛者遊”。曾捐資修建迎江寺、二祖寺、潛山馬祖庵、懷寧茶亭庵等)、道教場所(阮自華“天資聰異,力學嗜古,惟從經典‘墳’、‘索’、‘汲冢’、‘禹穴’之書”。阮自華對道教有關的活動十分感興趣)收集來的僧道誦經作法的佛調、道腔,結合當地民歌、戲曲上進行整理加工。在懷寧黃梅山上創造了具有當地特色的民歌曲調。這些民歌曲調被那些前來應聘的伶工及周邊的村民進行傳唱。這些曲調本應該算是“阮氏調”。但因阮大鉞被列為奸臣,阮氏家族聲譽因此受到影響。因這些曲調首創來自懷寧黃梅山、黃梅庵,久而久之,就被民間稱為“黃梅調”。順治三年(1646 )六月,清軍渡錢塘,阮大鋮降清,暴死。在南京紅極一時的阮氏家班也就此解散,大部分懷寧籍伶工返回家鄉,為了生存,他們還是繼續從事演唱職業,但阮大鉞所創作的劇本無人再演,只為怕“笑罵百端”。他們只好把從阮自華那裏學來的、並具有懷寧當地特色的“黃梅調”搬上舞臺,演出地址首選是懷寧縣首府石牌鎮。石牌是戲曲的發源地,被譽“無石不成班”。黃梅調在石牌演出後,由於用當地語言、當地風格,動聽的曲調。很快受到了當地民眾的歡迎,就這樣黃梅調在安慶地區廣為流傳。開始他們是以一到兩人演唱,後來就三五人結夥為伴演出,這也就是後來黃梅戲三打七唱的雛形。正如民國初年懷寧籍學者程演生所著《皖優譜》所説:“今皖上各地鄉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謂草臺小戲者,所唱皆黃梅調。……他省無此戲也。”由於明末阮大鉞晚期聲名狼藉,加上阮自華詩酒風流、放蕩不羈,被稱為“風流太守”。其所創辦的家庭戲班也是自娛自樂,創作的歌詞難免有些污穢之處。這些曾使“黃梅調”後來被官方列為“淫戲”而禁演過。舊時,黃梅調藝人都會選擇八月十五拜祖師爺,或是紀念阮自華萬曆癸卯年(1603)中秋節,在福州舉辦梨園大會並首次登臺呤唱。(文:宋海明、項結權)

作者簡介:

宋海明,資深媒體人、作家、導演、安徽省作協會員、安慶市作協顧問,(曾先後供職于省級及中央主流大媒體)已創作在全國院線、電視臺、網路平臺播放院線、網大電影多部。並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報刊發表長短篇小説、影視劇本、戲劇劇本及其他文學、新聞、攝影作品6000余篇(部),黃梅戲起源發展史文史10余篇。其創作成果曾受到過中宣部及省、市級以上多次表彰。並被《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日報》、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旅遊報》、中國戲劇網等等全國及海外近百家媒體宣傳報道。

作者簡介:

項結權,曾在《中國政協報》、《江淮文史》、《志苑》、《安徽佛教》、《趙樸初研究》、《項羽文化研究》、《新安晚報》、《安慶日報》、《太湖縣文史資料》等報刊發表歷史研究類文章20余篇。

附圖(一):

(上圖:康熙十四年(1975)《安慶府志》關於黃梅山的記載)

附圖二:

(民國七年(1918)《懷寧縣誌》關於黃梅山黃梅庵的記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