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廬州街坊”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

如何保障空巢、高齡老人安享晚年?

社區防疫常態化如何群策群力?

老舊小區改造好之後如何管好?

如何進一步滿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街道在基層社區治理過程中,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志願服務”新模式,通過不斷吸收小區居民骨幹、樓棟黨員、志願者參與到居民自治和志願服務中,建立起一支立足於本土的“廬州街坊”自治隊伍,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構建起“社區—片區—網格—樓棟—自治員”的社區治理體系,全面推進基層治理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今年,“廬州街坊”首批項目在縣橋、義倉、紅旗三個社區成功落地,逐步形成了以“鄰里互助之家”“弘義巡邏隊”“明義調解室”“黨員志願服務聯盟”為特色的自治品牌,實現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

“鄰里互助之家”托起幸福晚年

84歲的趙勤珍是一位孤寡老人,患有高血壓、中風,肢體不便,縣橋社區“廬州街坊”自治員許蘭婷到府探訪得知老人家電話已經幾個月無法接通了,給老人帶來很多不便。許蘭婷便聯繫電信客服報修,卻因該戶的戶主是趙奶奶去世的老伴,無法辦理保修。

無奈之下,許蘭婷跑到社區給老人開取委託辦理證明,再到營業廳替趙奶奶辦理過戶手續,被告知過戶仍需要趙奶奶本人到場人臉識別,由於老人半身不遂,許蘭婷便與電信公司多次交涉,最終為老人爭取了“到府入戶辦理”。一個星期後,當電話撥通了外面的電話時,趙奶奶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遠親不如近鄰,自治員就像我的親人一樣,真的很感謝他們。”

在縣橋社區,像許蘭婷這樣的自治員還有多名,她們均是“廬州街坊”成員,也是縣橋社區“鄰里互助之家”的一份子。在社區的大力推動下,目前“鄰里互助之家”已成功結對41人,20對家庭。以“家庭互助養老”為切入點,社區通過“廬州街坊”的示範引領,動員周邊居民、企事業單位資源,進行互助結對,通過結對連結需求與資源,在互助中增進鄰里關係,不斷完善社區治理體系。

“弘義巡邏隊”守護鄰里安全

林海燕和孫紅均是家庭主婦,但兩人都是關心社區的“熱心腸”,今年上半年兩人積極加入了義倉社區的“弘義巡邏隊”,成為巡邏隊的一員。每天晚上七點到八點,“弘義巡邏隊”的隊員就會走出小區、深入街巷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巡查、文明創建、安全知識宣傳工作。針對轄區逍遙津公園西門夜間跳廣場舞,造成人員密集這一情況,“弘義巡邏隊”每天晚上8點到廣場對跳舞居民進行二維碼檢查。並提醒廣大跳舞愛好者要帶好口罩,做好自我防範,對外來人員做到積極報備。

在義倉社區,自治員憑藉“地熟、人熟、事熟”的優勢,還組成“明義調解室”。供電局小區在準備安裝便民晾衣架的時候遭到部分居民的反對,林海燕和孫紅多次到府聽取居民的意見,原來是居民對晾衣架的選址不滿。“安裝公共晾衣架不僅是一種便民服務,更是文明的‘標桿’。”經過林海燕和孫紅的耐心勸解,最終成功安裝了晾衣架,方便了整個小區居民。“用百姓的方法,解決百姓的事情”。及時妥善地處理片區內各類熱點、難點問題,維護鄰里和睦,真正實現“小事不出小區,矛盾不上交”,讓義倉社區實現“義風滿倉”的願景。

“黨員志願服務聯盟”引領社區公德

在紅旗社區,“廬州街坊”的自治員們都是黨員,他們通過建立“黨員志願服務聯盟”積極連結轄區單位資源,于每月10日定期開展便民服務日公益活動。通過現場設立“集中服務台”和“重點人群入戶”的形式,開展社區政策宣傳、免費義剪、修鎖配鑰匙、健康義診、家政服務等各項服務,將“志願服務”融入“社區治理”,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切實為群眾辦實事。

在便民服務的基礎上,“黨員志願服務聯盟”建立功能性黨支部,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趣味運動、心理輔導、兒童看護、知識講座等志願服務活動,將志願服務前延,將社區德治落到實處。“七一”前夕,社區精心組織了一場“共繡黨旗活動”,將活動與黨史學習教育有益結合,得到社區黨員群眾積極擁護。

“有事,您就找廬州街坊!”倍受社區居民歡迎的“廬州街坊”是逍遙津街道對社區治理的一次新探索。“廬州街坊”既是便民服務的“跑腿員”、政策解讀的“宣傳員”、傳遞社情民意的“聯絡員”,也是熱心公益的“紅馬甲”、融洽鄰里關係的“和事佬”。接下來,逍遙津街道定期對優秀自治員進行評定,激勵引導自治員更好的投入到社區治理和志願服務中來。同時進一步壯大“廬州街坊”隊伍,針對居民不同需求拓展服務內容、提升專業化服務水準,讓“廬州街坊”成為合肥市社區治理的一面金字招牌。(圖文:汪毓秀、錢彩嬌、許家權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