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用活社區資源建百姓身邊的健身場

“十三五”時期,國家不斷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各地也因地制宜,靈活利用土地資源解決“健身去哪兒”問題,北京西城區,健康步道修進鱗次櫛比的樓宇之間,周邊居民和企業員工走出樓門就能鍛鍊身體;浙江寧波市,高架橋下原不起眼的閒置空間被改造利用,化身城市中備受群眾青睞的運動健身“金角銀邊”;浙江溫州在污水處理廠上建設足球公園、冰雪運動公園,給居民多種健身選擇……新週期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仍然將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作為首要任務,要求盤活城市空閒土地,倡導土地複合利用,規劃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場地設施。讓老百姓的“健身圈”時間不斷縮減,選擇不斷增加。

社區文體中心豐富群眾生活

在安徽省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從2019年4月起,亳州市在中心城區將健身設施深入社區,陸續建成並運營12個社區文體中心,共接待市民28萬人次,單日單館最高客流1150人次。每個中心服務周邊社區半徑1.5公里的約3萬名社區居民,從而實現城市居民“15分鐘健身圈”。

據安徽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張焱介紹,社區文體中心共三層,在一層居民可以免費進行國民體質監測,針對社區有運動損傷康復和中醫理療需求的人群,聯合中醫及運動康復師對其進行診療,服務社區居民,真正做到讓社區居民走出“亞健康”;二層的社區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打造社區居民精神文化藝術交流平臺,開設有共用書店、舞蹈、音樂、美術、書法等項目;三層則是體育運動綜合館,根據社區居民需求差異化開展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例如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武術、跆拳道等運動項目,由專業社區體育運動培訓人員對社區居民進行免費的相關體育項目培訓。

湖北宜昌則將社區文體中心延伸到鄉鎮。在伍家崗區伍家鄉文體活動中心,有一片3000多平方米多功能運動場地,籃球、門球、足球、柔力球、乒乓球、舞龍舞獅、廣場舞、太極拳、健身氣功……各式各樣的健身隊伍在健身中心鍛鍊,標準化的場地和先進的地面材料保證了大家鍛鍊的安全和科學。62歲的陳達珍是伍家鄉共前村村民,退休後她喜歡上了門球運動,“我們村裏喜歡門球的人挺多的,一開始我們就自己建場地在村裏打球,沒想到現在能在這麼好的場地打球。”陳達珍開心地説道。

“不光是有運動健身場地,我們還有綜合活動中心。”伍家鄉文體服務中心負責人唐鑫介紹,多樣的文體生活,豐富了村民的精神世界,從而帶來鄉風文明的轉變和進步。她説:“室內還有多功能報告廳、綜合運動館、健身房、電影院、鄉史展覽館、龍獅文化館、文化傳承館、乒乓球館、舞蹈排練廳、器械管理室等場所,滿足大眾多樣化的文化和體育健身需求,真正讓城鄉居民共用社會發展成果。”

社區群眾比賽提高運動熱情

不光有健身場館,群眾比賽也能提高群眾的運動熱情,進一步提升社區健身的品質。亳州市聯合12個社區文體中心舉行“場館之間”羽毛球聯賽,由12個社區文體中心分別組建代表隊,每週定期舉行比賽,參與社區運動員370余名,為期7個月,比賽370余場,積極開展特色社區之間體育運動聯賽,通過場館之間賽事聯動提高社區居民運動熱情,打造社區體育運動“草根”明星。運營至今,社區文體中心得到亳州市民一致好評,是亳州市室內運動健身、文化藝術生活人氣最旺的場所,改善了社區文體中心周邊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客流量、會員量在逐步遞增,場館業態也在不斷完善。

張焱表示,下一步各社區文體中心將依託亳州市中醫藥産業優勢,做好體育行業與健康産業深度融合,與所在社區居委會合作,聯手打造社區健康服務平臺;優化現有場館管理系統,從客戶數據分析、資源能耗管控、精準服務宣傳、遠端交易預約等方面提升場館智慧化水準;以組織開展不同體育項目的“場館之間”社區聯賽為紐帶,做好場館與社區聯動,通過群眾賽事打造社區體育明星,營造健康社區、多彩社區、活力社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