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的100週年,也是實現百年奮鬥目標的一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這個時代機遇下,中國網韻動安徽深入一線,以見證者、實踐者的姿態發掘安徽企業的故事,將安徽企業的發展經驗,發展成果和企人故事呈現在世界面前。本期欄目《創業者説》有幸邀請到了安徽天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孟行健,為我們分享他的創業故事,以及天健環保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主持人:那孟總先跟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紹吧,也讓我們初步對您和您的企業有一個了解。
孟行健:我叫孟行健,我是安徽天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創業者。安徽天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一個專注餐飲業的油水自動化分離和餐廚垃圾就地就近處理設備研發製造生産的這樣一個企業,我們成立有10多年時間了,公司現有員工300多人,整個佔地面積有33000多平米,我們在全國的29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我們的直接分支機構,現有生産能力一年有20000多臺,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已經取得的專利技術130多項,其中發明性專利有71項,另外呢,就是關於産品自身的專業軟體著作權有7項,另外我們編制了4項國家的行業標準。同時,我們在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當中拿了省三等獎,合肥市的二等獎,大概就是這些情況。
主持人:安徽天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已經十幾年了,您可以説是陪伴它從稚嫩走向成熟,這十幾年的時間可以説是天健的青春,也是您的青春,那我們對天健的青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比較好奇您的青春。那您之前的求學經歷和在創辦天健之前的工作經歷是什麼樣的呢?
孟行健:我大學畢業以後就下海了,我原來是政府的公務員,下海以後就是去了解市場的情況,那麼就開始在上海從業務做起,不斷的來做業務的管理者和組織領導者。我最高做到了企業的副總裁。每個人都會追求自己的理想,所以呢,我辭去了副總裁的職務,開始自己創業,這是在創建天健前的十年。對學習的經歷來説,在本科畢業以後,我在中國人民大學讀了一個MBA(工商管理碩士),後來結束以後,又在復旦大學讀了DBA(工商管理博士),後來因為對思想意識的了解,我在清華也學習了一段時間,這是一個學習的歷程。
主持人:您的工作歷程和學習歷程都是這樣的豐富,您是怎麼樣堅持走這個創業之路的呢?因為很多人都説創業很艱難,它不僅需要一份契機,它更需要就是敢做的、果敢的勇氣,是什麼堅持你走下來的呢?
孟行健:其實企業發展當中的難題都有很多,真正能堅持下來的,我個人覺得是當初創業的這個動機和初心是什麼,因為沒有堅持初心,隨著環境的變化就很容易被帶走,而初心堅定這是我可能是堅持下來以及未來不斷發展的關鍵因素。創業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當時為了財富的話,我在上海的時候就已經非常成功了,做到那麼高的一個職務,那麼大的一個企業。我從零開始創業,也就是説自己想滿足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實現,不甘於在那樣的一個環境裏,就想自己創造一片天地出來,所以帶著這個初心,我們一般都是能堅持到底的。
主持人:我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我們這個公司叫做天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那有句話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那不知道公司的名字是不是有這個由來?這句話其實內涵也非常的好,不知道公司的企業願景和企業目標是不是也跟此掛鉤?
孟行健:我們公司的名字取為天健,它真正的含義在於自強不息,就是一個企業的發展,你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還有一個星星之火,那就都要去堅持下去,這就是自強不息的一個觀念,所以可能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或者這樣一個思想意識的引導,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就想到了自強不息的觀點的時候,基本上就有很大的勇氣能夠越過這個難關。
主持人:那我們現在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孟行健:我們企業在細分市場領域裏,在中國甚至整個世界來看都還算不錯的,特別在國內應該算是領先的那一個,就做出的成就來講,無非是有幾項:一個就是你的産品給社會帶來什麼價值,那麼我們原來最早成立的污水提升和全自動隔油設備這兩個産品,它填補了我們國內在建築行業裏面和生活和食品安全領域裏面産品使用的難題,原來,污水提升設備在中國是沒有的,他沒有的話你地鐵下面的這個廁所水就很難提上去,它遇到了很多的困難,就是用傳統的這種方式去處理,他很難以去做到,它水泵會容易進行堵塞,所以他很快就會説這個地方就不能使用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研究了這個産品出來解決了我們地下廁所的這個環境環節問題。這在國內是填補了一個空白。
那麼第二個就是關於我們全自動化的油水分離設備。過去我們所説的地溝油就是因為油直接排到這個隔油池,有時候會流到地井,所以很多撈地溝油的就會在井裏撈,然後回去以後慢慢上了餐桌。那這個一方面呢,這個隔油池敞開式排放到了夏天會發臭,對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另外就是沒法管控這些油去哪了,怎麼産生的去哪了,所以有很多上到餐桌。這個就是過去就打擊這個食品安全問題地溝油問題。那我們在想該如何來解決它。所以呢,根據這樣的一個社會需要的課題呢,我們企業進行了一個研究,那我們研究現在出來的這個全自動化油水分離的設備,現在就是直接放到廚房的下水口,經過我們的設備自動化有效有序的排到了我們的排油桶裏。同時,它這個裝置啊,他有多少重量全部在後臺有計量,所以它的收集、他的去向管理都是非常的有序,所以給社的地溝油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就能夠很好的杜絕,所以這個對國家是一個非常大的貢獻。
另外這個餐廚垃圾對中國也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這個難題呢過去只建集中的處理廠,它這個對我們人口居住比較集中的城市來講,那它的收集運輸還有一定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但是對於廣大的農村和縣域的區域啊,它的特點是非常的分散,量又少,所以導致它收集起來非常困難,運輸起來的成本也很高,所以呢,這個大型的集中處理廠是無法實現的。所以我們就也是努力在研究如何使他就地就近化的處理,從源頭治理,那麼我們在想怎麼讓它不要再通過收集運輸和環保地漏,以及運輸過程中它産生的氣味對環境的影響。那我們的産品呢,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加強了研究,我們現在的餐廚垃圾就地就近處理的産品已經非常的成熟了,所以設備放在無論是縣城還是鄉鎮啊,一台設備放在那裏,周邊的這個垃圾收集以後就地就近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了,它對現在政府的環境治理和垃圾分類以後的“濕垃圾”的處理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對推動垃圾分類也有非常大的意義。
主持人:據了解,孟總您近幾年也是在對接鄉村的一些扶貧工作,那您有沒有想過就是用生態環保去推動鄉村振興?將公司的一些産品去定點投放到鄉村振興當中呢?
孟行健:是的,作為公司的戰略選擇來講呢,這是個必然。本來這個企業發展的是環保領域,正好國家現在建設鄉村振興跟我們的産品系列非常的契合,這也非常適合,因為這個産品就是用在比較分散的地方。那如何使得鄉村振興跟這個産業之間進行一個很好的匹配呢?我們在企業的戰略選擇上也做了很多的功夫,首先就是鄉村振興,從我們環保領域,産業角度來講就是先振興經濟,人文和教育是另一回事。振興經濟,我們想通過一個技術和設備能對農村的經濟有所提升。我們通過這樣的設備,把一些鄉鎮的有機垃圾收運以後,然後把它處理成肥料或者養魚的飼料。在長江以南地區水系比較多的地方農村的漁業發展非常迅速,而且,需求量很大,但是他對這個魚的養魚的營養飼料的成本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我們現在通過這些餐廚垃圾飼料的有效配備以後,趨向那個地方。第一它吃的是有機的飼料,那麼在最後的魚無論是品質還是成長的速度都會比原來有大大的增加。
中國是一個農業的大國,所以農業的土地使用從現在農村的現象來看呢,有很多的價值等待挖掘,所以我們現在就想原來化肥種出來的農作物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已逐漸不太想用了,而有機蔬菜正受到人們的熱寵。它們的價格差距也很大,超市裏面的有機蔬菜和普通種出來的蔬菜在之間差價很大。經濟價值如何産生?所以,我們就在想把它這個有機肥針對性供給給種植有機農業的農民。原來普通種植的蔬菜使用有機肥以後,它的産量和品質都會大大的增加。所以同樣的物種,他賣出來的價格比原來大的多了,所以農民的收入也是增加的速度很快。我們在安徽的利辛那邊把養雞的雞糞,每天有200多噸雞糞,把它做成有機肥以後,它也不需要運輸,就地散到農田裏去種韭菜,他就有一個對標性的種植所需要的,而他的有機菜一點化肥農藥的東西都沒有,無論是口感,還是對人的健康都是很好的,這些都是經過檢測化驗的,它的産量能達到30萬噸,所以那一塊農民不需要出去打工,甚至原來在城市打工的人可能要回歸農村了,這就加強農村建設了,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建設,所以通過這種情況支援鄉村振興,我個人覺得是個非常好的方向。
主持人: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當中,有這樣的一個提案,説是用綠色生態去取代資源環境,對此您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孟行健:對,國家現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呢,現在強調了綠色生態的概念,我個人的理解是它本身是指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之前是有矛盾的,現在如何調和這個矛盾,甚至更好的去匹配這個矛盾,把矛盾把化成一種利益,雙方匹配的力量産生更高的價值,我是這樣理解的,但其實關鍵詞第一個是綠色,那過去的發展經濟當中,可能對環境的污染比較大,所以經濟是發展了但環境沒有了,你的經濟總是要發展的,但是做什麼來發展經濟呢?那這個時候就是國家政策的方向,你做工業能發展經濟,做農業也能發展經濟,甚至做很多很多其他的行業,所以國家現在很清晰的定調,在“十四五”甚至以後,發展經濟的方向是以綠色的發展經濟,所以説在環境保護的這個産業裏去發展經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方向,那麼從這個角度來看,那我們現有的這些産品,現在製造産品和未來的方向都趨向於這個綠色的方向,因為低碳。因為你這個餐廚垃圾過去都是焚燒了因為沒有其他的辦法,填埋對土壤的影響和水源的影響很大,因為它裏面有很多的其他的這個有害生物,那麼焚燒它對對碳的排放也很大,對能量的損耗很大。現在國家提出減碳排放以及碳達峰和中和的這個概念,所以這是一個地方的排放少,全國各個地方一下子就能把碳的排放量減很多,所以發展這個産業就叫綠色的發展,而我們的産品過去以後,把它這個處理的方式進行了轉變,原來耗能的、排碳的現在全沒有了,現在全部變成有機的東西,所以這是一個綠色發展的概念。
生態的概念其實它是一個鏈條,大家都知道生態鏈,鏈條指的是從哪起步,最終如何形成迴圈,閉環循上它才能夠成為生態,而我們行業過去處理這個餐廚垃圾,它做到了減量化做到了無害化,高溫燒掉了是無害了,但是問題是它沒有産生一個生態,它還是在耗能,沒有形成閉環。現在把它形成資源化,把它做成肥料,源起是垃圾從餐桌下來,然後通過這個設備處理完,用來做成有機的肥料,然後去種植有機的農作物,再回到餐桌,這就是一個完整的閉環。只有這樣一個有效的生態鏈真正的産生,那麼這個産業才能夠持續的發展,只要有人的地方它就會不斷的在迴圈,還減少了很多的社會的能耗。所以這個就是我理解的綠色生態是國家的戰略,我們企業發展的戰略也是一樣,一個産品系統從研發製造到後面的有機肥料的配備到給農民種植有機的農作物,這一個生態鏈當中涉及到的農民、工業、食品安全、碳排放這些東西全部放在了裏面,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産業定位非常清晰的定在了綠色生態裏面。
主持人:現在環保産業的發展可以説是非常高速的,那孟總您對未來的中國的環保産業有沒有什麼想説的和期望?
孟行健: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再加上“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現在談這個環保産業,談這個産業的技術發展、國家的政策以及解決這個老百姓的這個生活環境問題,的確有非常大的意義。那麼作為我們天健來説呢,我們聚焦在我們的産業環境裏,不惜餘力的把我們的餐廚垃圾的資源化把它充分用足,然後形成一個綠色生態,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持續發展,那也希望我們環保産業裏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使這個産業越做越大,甚至讓整個世界都能夠享受到這個技術帶來的好處。同時,環保産業範疇很廣,我也倡導和呼籲所有的環保人,用心在自己的細分的市場裏下功夫,對中國大的綠色生態和綠色發展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主持人:通過此次訪談我們也發現,其實企業經營是有自己的哲學,我也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像孟總一樣,能夠加入到環保産業,而且不忘記自己的初心,也感謝孟總讓我們看到了天健的智慧和企業的發展經驗,感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
孟行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