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合肥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一手抓落後産能淘汰、一手抓低碳産業發展,推動綠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鮮明底色。
取締關閉1609家“散亂污”企業
聚焦落後産能淘汰,合肥積極開展“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自2018年6月以來,對不符合産業政策和規劃佈局、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不能穩定達標排放以及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分類實施整合搬遷、整改提升、整頓規範等措施;對整治無望的,依法關停取締。據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排查出“散亂污”企業2173家,現已整改完成2109家,其中整頓規範500家、取締關閉1609家;未完成取締關閉、整頓規範的64家企業正在整頓規範中。
緊抓“兩高”項目環評管控。“編制全市‘三線一單’技術文本,實現在一張圖上落實生態保護、環境品質目標管理、資源利用上線管控要求,按照環境管控單元編制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説。目前,全市共劃定生態環境管控單元98個,其中優先保護單元54個,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3.73%;重點管控單元36個,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2.08%。
嚴控化工建設項目環境準入
按照規定,合肥禁止在巢湖流域新建化工等水污染嚴重的小型項目,嚴格限制新建化工大中型項目。新建化工項目必須進入規範化工園,如合肥新站高新區化工集中區、合肥經開區電子化工材料集中區、巢湖市鳳凰山化工集中區、肥東經開區化工集中區、廬江高新區龍橋工業園區化工集中區,並符合園區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與“三線一單”成果相協調。
目前,合肥市長江支流沿岸1公里範圍內無化工企業,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生態保護區域內無化工企業、化工園區。推進開發區“標準地”改革,組織對2020年已調度完成環境影響區域評估,但環境品質監測數據已到期或即將到期的縣區,重新開展生態環境區域評估。
隨著排污許可改革的持續推進,污染物排放的管理,從過去以準入為主,向既抓審批又抓事中事後監管的全流程管理轉變。據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7年合肥市發放第一張排污許可證起至2020年8月,合肥已實現“十三五”期間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目標。今年,我市還將重點推進排污許可證品質和執行率“雙百”行動,即3年內排污許可證品質檢查率100%,1年內證後執行報告提交率100%。(文:李孝林、王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