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教育部要求在全國中小學課程教材中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戰”説。關於抗戰起始時間的問題,學術界爭論多年,至此終有結果。主張“十四年抗戰”肯定了這樣一群人,他們身處淪陷的東北依然有著堅定的愛國信仰,他們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抗爭,他們付出巨大的犧牲“獨撐東北戰場”長達六年時間,他們就是東北抗日聯軍。
由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在14年的艱苦抗戰鬥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勇赴國難,自覺擔當,頑強苦鬥,舍生取義,團結禦侮”東北抗聯精神。東北抗聯精神是抗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初心使命的生動展現,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從東北抗聯精神中感悟堅定的信仰信念,堅持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東北戰場冬季漫長而寒冷,自然環境惡劣,抗聯軍隊一直孤懸敵後,遭受敵人的經濟封鎖,給養嚴重缺乏。在饑寒交迫的作戰環境中,這支隊伍仍然堅信“我大民族之神聖解放事業,不久將來,必將獲得最後之完全勝利”。正是有了堅定的信念作支撐,東北抗聯的旗幟才能始終不倒,為全國抗戰的勝利建立了不朽功勳。東北抗聯將士所展現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意志,正是東北抗聯精神的靈魂。感悟他們堅定的信仰信念,能夠補足共産黨人精神之“鈣”,更加堅定初心使命,堅信我們一定能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從東北抗聯精神中厚植高尚的愛國情操,汲取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力量。抗聯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面臨外敵入侵,以楊靖宇、趙一曼等為代表的東北抗聯的將士們都懷著“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愛國主義情懷,毅然決然走上戰場。他們把自己的生命與祖國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拯救國家、民族為己任,體現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情懷。我們需要銘記這段艱苦的抗戰歷史,以他們為奮鬥的榜樣,形成向上向善的人生價值取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心繫祖國、敢於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東北抗聯精神中領會偉大的犧牲精神,發揚維護群眾利益的奉獻精神。在東北抗日戰場上,無數抗聯將士為民主的獨立和解放,英勇戰鬥、血灑沙場直至獻出寶貴生命。這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將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寫在了東北抗聯的旗幟上,為我們提供了珍貴的價值引領。在新的歷史時期,廣大黨員幹部必須密切聯繫群眾,時刻將人民的利益記挂在心,想群眾之所憂,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需,把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求實效。
學習抗聯精神,就是要深入挖掘精神內涵,感悟黨的初心使命,從中汲取奮進新征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