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推動體育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背景下,近幾年的全國兩會有關體育産業方面的提案越來越多,全國政協委員、山東泰山體育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卞志良今年帶來的提案就特別提到了“加快推動智慧化體育場館建設”。
卞志良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為進一步推動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必須以創新發展的思想,加快智慧化體育場館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此,卞志良建議,加快推動智慧化體育場館建設。結合體教、體醫、體旅融合,把智慧體育全面融入體育場館建設,融入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十四五”期間,要用更高標準建設“15分鐘健身圈”,全面融入網際網路、大數據、智慧化等先進技術。認真進行運動數據收集,提高場館科學、安全管理水準。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不斷推進,我國體育場館場地建設發展迅速。然而在體育場館場地建設及運營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限制了場館功能的發揮,其中資訊化建設程度較低是最為顯著的一個例子。
體育場館資訊化指的是會員管理軟體系統、人臉識別閘機、水控系統、光控系統、智慧儲物櫃、自助終端機(用戶自行購票、驗票、充值、續費等)、商品售賣和租賃等智慧設備的互聯,依靠這些資訊化軟硬體系統,實現場館場地的客流、設施、物資、財務管理的一體化。
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智慧體育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李祥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已經在使用資訊化管理系統進行運營管理和場地預訂的場館僅佔現存場館數量很小一部分。其中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現狀更不容樂觀,因為缺少有效的用戶管理系統,在以人為本的網際網路時代,用戶很容易轉向其他項目消費。
智慧賦能的大型體育場館不只是為觀眾提供先進、高清、有多媒體的服務及良好觀賽體驗,更能提升場館運營能力,包括高效的安保與後勤能力。在李祥晨看來,場館的智慧化也可以稱為生態化,“只有把場館當成一個生態,使其從單一場館的功能走向體育服務綜合體,才能實現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而在5G時代,體育場館實現智慧化的科技條件已經較為充分。”
智慧化的資訊技術管理系統不只是單一體育場館的“大腦”,還將成為城市體育服務升級的新抓手。搭建智慧體育場館資訊平臺,除了可以滿足各級體育主管部門對下轄各體育場館的客流監控、運營管理、場館預訂、賽事活動、應激事件處理等資訊及時掌握以外,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支援下,平臺也將開放數據介面支援各級子平臺共建共用,整合科學健身指導、媒體、金融、商業形成全國場館的“超級大腦”,將各類場館實現聯網,各業態整合為一體,使其成為消費升級和城市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場地預定一鍵搞定、游泳健身無需排隊領手環、自助服務刷臉消費、場地閒置燈光自動關閉、泳池自動迴圈殺菌……智慧硬體和智慧軟體協同聯結實現了體育場館服務水準的提升,大眾也將真切享受到數字體育、智慧服務帶來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