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少年強中國強 體育強中國強 凝聚合力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體育問題,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取得了積極進展,青少年身體素質顯著提升。

以身高為例,1985年至2019年,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增長8.1釐米,達175.7釐米;女性平均身高增長6.1釐米,達163.5釐米。健康,已成為我國青少年成長路上的底色。

政策保障呵護青少年健康

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青少年體育。增強體質成為青少年發展的一項大事,關係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1950年,毛澤東同志給時任教育部長馬敘倫寫信,提出“健康第一、學習第二”。1952年,毛澤東同志再次指出,應該把青少年的體育運動看得比什麼都重要。1953年,毛澤東同志給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發出指示,要使青年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將“身體好”列為“三好”之首,以後成為我國學生評優的重要條件和標準。

乘著北京奧運之風,2007年印發的《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指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把青少年體育工作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戰略位置提升到新的高度,更加突出了青少年體育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9年,國辦印發的《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養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將促進青少年提高身體素養和養成健康生活方式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把學生體質健康水準納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考核體系,全面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2020年印發的《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通過8個方面37項措施,將體育融合工作推向縱深,進一步助力我國青少年體育事業發展。

每個時期印發的意見、綱要都對我國青少年體育工作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為相關工作開展指明瞭方向、強化了信心。

群策群力提升青少年身體素質

雛鷹起飛、舞動青春、初升的太陽,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伴隨著一代又一代學生的課間操記憶。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針對青少年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水準不高的狀況,黨和國家迅速採取措施組織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1951年,教育部、國家體委、衛生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行第一套廣播體操(成人、少年、兒童各一套)的通知》,廣播操、工間操制度一直延續至今。現在,很多學校、機關、企業還創新形式、拓展外延,讓足球操、籃球操等成為廣播體操的重要補充形式,豐富了課間鍛鍊的形式與種類。

去年9月,《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學校、體校、社會在落實體教融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等方面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中,要求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開齊開足體育課,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訓練、競賽活動,擴大校內、校際體育比賽覆蓋面和參與度,組織冬夏令營等選拔性競賽活動;支援大中小學校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小胖墩、小眼鏡、小羅鍋……針對當下我國青少年身體健康方面普遍面臨的問題,各地妙招頻出,進行了很多嘗試和努力。在四川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小學,通過廣泛開展乒乓球運動,學生身體素質大幅提升,近視率明顯下降。在山東,每年假期都會舉辦超體重學生健康綜合訓練營,通過開展有氧訓練、拓展訓練等項目,讓孩子們在增強體質的同時,享“瘦”運動。訓練營還對孩子們進行營養與健康監測和體質監測,為每名超體重學生形成一份“私人訂制”科學減肥綜合報告,引導和幫助超體重少年兒童健康成長。訓練營舉辦7年來,改善了部分超重、肥胖青少年群體的體質。

好習慣要從娃娃培養,身體素質也要從孩子抓起。近年來,親子體育活動開展火熱,親子夏令營、親子體驗課、親子嘉年華,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體育運動。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體育則是增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最積極、最有效的方式。相信通過群策群力,一定會讓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再邁上一個新臺階,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