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東京奧運會、歐洲足球錦標賽等世界大賽紛紛延期,中國體育産業難以置身事外,産業變局已然産生。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尋找新機遇,是中國體育産業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1月5日,體育大生意年度峰會線上上舉行。與會嘉賓的真知灼見為中國體育産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借鑒。
為“欠賬”埋單,仍危中有機
主辦方體育大生意創始人CEO李濤説,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2021年將為2020年的“欠賬”埋單。他認為,體育競賽表演業檔期飽和,2021年將成為大賽最密集的非典型體育大年;體育培訓行業悲喜交集;體育人才流失;體育行銷短視化問題加劇。
“危中有機,疫情進一步喚醒了國民的體育健身意識,將極大提升國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和主動性,體育人口規模將放量增長,體育消費動能將全面激活。”
細分賽道大有可為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司長劉扶民從“十四五”體育産業發展方向介紹了值得關注的細分領域。
一是競賽表演産業大有可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舉辦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多項國際大賽,將進一步夯實我國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拓展競賽表演市場、擴大人才規模、培育體育人口。
二是智慧體育産業前景廣闊。要充分依託5G、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手段為體育産業賦能,完善體育産業大數據,加快壯大線上體育消費規模,讓智慧體育成為體育産業發展重要驅動力。
三是體育金融業在未來的應用會更加頻繁且多樣化。“當前,體育企業多是輕資産模式,因缺乏抵押物面臨融資難題。目前全國有近20個省份由政府出資設立了體育産業投資基金,幫助體育企業融資。疫情導致大量賽事取消或推遲,體育保險可以幫助賽事舉辦方分攤部分損失。整體來看,我國在體育保險方面還存在大面積空白,我國專業運動員人數高達10萬,年均大型體育賽事上千場,體育保險市場潛力巨大。”
四是廣泛開展“體育+”工程,重點推動體醫養融合、體旅融合、體教融合,培育體育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五是充分利用國家體育消費試點機遇,創新便捷的體育消費方式引導廣大民眾擴大體育消費。
“‘十四五’時期是全面提升體育産業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推動體育産業高品質發展、為體育強國建設夯實基礎的重要時期。”劉扶民説。
八大邏輯支撐體育産業發展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體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鮑明曉説,雖然疫情重創了體育産業,但支撐我國體育産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底層邏輯不變:國家層面高度重視發展體育産業;體育産業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生命品質的幸福産業,增長空間巨大;我國居民體育消費增長潛力巨大;體教融合機遇;體醫融合機遇;體旅文商融合機遇;提升和優化運動消費場景;推動體育數字化、智慧化。
“抗疫”之道
2020年下半年,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防控,CBA、中超、馬拉松、網球等賽事回歸,成為體育産業復工復産、鼓舞社會士氣的強心劑。電競得益於網際網路基因,成為疫情期間存在感最顯著和增速最明顯的細分體育領域。12月16日,電競成為杭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圍繞2020年體育産業亮點、堅守和2021年體育大賽年展望,本次峰會設置了三大論壇。
在“特別年份,體育産業的堅守與重啟”論壇中,中超公司總經理董錚説:“2020賽季中超採用賽會制形式,近千人封閉比賽實現零感染。在商務方面加大傳播力度,對於合作夥伴和贊助商增設現場曝光機會,激活球員線上互動整合行銷。2021賽季下半年在疫情好轉前提下,中超將致力於儘快恢復主客場制。”
中國網球協會2020年推出中國網球巡迴賽,這是首個具有中國本土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型網球賽事。中巡賽公司董事長魏勝凡説,賽事旨在推動大眾網球運動,以産業推動全民健身。
在“遲到的大賽年,如何做好體育行銷”論壇中,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羅傑説:“體育用品逐步成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個人運動産品銷量在全球的增長已成趨勢,而基於全世界對於疫情的防控情況,目前唯有中國保持著完整的體育用品製造産業鏈。同時,國內老百姓對於體育、健身的認知迎來爆發性增長。”
在“電競入亞——我們如何擁抱最好的時代?”論壇中,嗶哩嗶哩電競副總裁王金一説:“電競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也代表新的榮譽和使命。電競不僅受到年輕人喜愛,而且中國競技水準排在世界前列,中國代表隊在亞運會的表現非常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