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政策“組合拳”促消費潛力釋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內需,促消費,對於加快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重要意義。

近日,安徽省發改委、省委宣傳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市場若干措施》,從優化實物消費市場供給、推進文旅休閒消費提質升級等9個方面,推出26條體現時代特色、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政策舉措,可謂“條條有幹貨,件件有硬招”。

提升省內商品競爭力,是優化安徽省實物消費市場供給的重要一環。《若干措施》提出,全面提升省內産品品質和品牌,實施內外銷産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將內外銷産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範圍擴大到一般消費品和工業品,倡導優質優價,提升消費品質。加強省內自有品牌建設,推薦申報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和培育一批“安徽老字號”,培育打造安徽工業精品,發展農業“三品一標”,塑造安徽農業品牌。

汽車、智慧産品、家電及電子資訊産品……購買這些“大件”,佔據當前城鄉居民消費的“大頭”。《若干措施》明確通過政策措施促進汽車、資訊消費,推動家電和消費電子産品更新換代。

如在汽車消費方面,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採購力度,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延續執行至2022年底;在資訊消費方面,擴大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移動智慧終端、超高清及高新視頻終端等智慧化産品供給;在推動家電和電子産品更新換代方面,鼓勵消費者更新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家電産品,支援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超高清電視、節能冰箱、5G手機等綠色智慧産品活動。

堅持問題導向,破解消費難點堵點。《若干措施》從保障供給等角度,出臺一系列惠民政策措施。如提升文旅産品供給水準,鼓勵開展科技遊、工業遊、世界遺産遊、民俗遊等文化體驗遊,建設一批自駕車營地、研學基地,讓老百姓“有得玩”“玩得盡興”;鼓勵景區推出門票減免和套票聯票優惠,推進社會保障卡在文化旅遊領域“一卡通”應用等舉措,讓老百姓“玩得實惠”;全面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鼓勵將帶薪年休假與法定節假日連休,大力促進假日消費,讓老百姓“有時間玩”。

直播電商等網際網路消費、夜間經濟、共用消費……隨著資訊技術發展,一些消費領域的新業態、新模式涌現。《若干措施》提出,培育擴大“網際網路+”新型消費,推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雙向提速,活躍夜間消費,讓新型消費模式成為拉動內需的新動力。

擴消費,不僅有保障優質供給,讓“錢有地方花”,還需在需求側層面發力,提升消費能力、優化消費環境,讓群眾既“有能力消費”,又“敢於消費”。

《若干措施》特別提出,促進重點群體增收挖掘消費潛力,大力促進各類經濟主體增收,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著力增強消費能力;落實“六穩”“六保”任務,啟動實施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工程等。

圍繞市場廣闊、潛力巨大的農村消費市場,《若干措施》專門提出,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向農村市場拓展,大力支援實體商業通過直播電商模式,加快推廣農産品物流消費發展,試行培育“一縣一品”。

安徽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若干措施》的制定出臺,適應全省消費形勢和發展趨勢,著力在政策取向、制度設計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創新,旨在促進消費回補,培育壯大消費新增長點,努力實現新型消費加快發展,以進一步激發和釋放消費潛力,為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