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關鎮臨淮村,有這樣一位身殘志不殘的貧困戶,他叫張保房。張保房是一位不善言辭、性格內斂的男人,也許是生活的磨難磨平了他的棱角,也許是命運的不公成熟了他的思想,也許是對未來的憧憬點燃了他的內心,1973年出生的他,面對肢體二級殘疾,他敢想敢做,直面未來。身體的殘疾從沒有澆冷他炙熱的上進心,“我腿雖然殘疾了,但是我有雙手,我一定會用雙手刨出一個好光景。”
萬事開頭難。“我會做什麼呢?我又能做什麼呢?”很長一段時間,這成了張保房的心病。他日思夜想,終於想起來,他小時候跟著老人一起賣過水果。他可以自己開著電動三輪車去城裏進貨,再銷售出去。然而,當他準備在路口擺攤的時候,卻遇到了城管正在整治市容市貌。那裏,不能隨便擺攤。正當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碰到了他的雙包責任人朱守國,朱守國主動上前關心他,聽他講述所遭遇的困境。了解過後,朱守國立刻積極協調,並安慰他,“本來貧困戶自食其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就是好事,我一定會盡我所能的幫助你的。”
朱守國幾經輾轉溝通,在徵得領導的同意後,幫張保房找了一個好地方,還幫他擴大了水果攤位。擺攤第一天,張保房拉著朱守國的手連連道謝,説:“謝謝你,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現在好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讓妻兒過上好日子了!”朱守國也欣慰地説:“現在是黨的政策好了,希望你早日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