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河鎮馬山村,2016年被列為貧困村,是鳳陽縣21個貧困村之一,大溪河鎮唯一一個貧困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5戶127人。2019年,經充分徵求民意後,馬山村申報了“稻田養蛙”項目作為村級特色産業項目。項目依託鳳陽縣龍慶養殖場的擴建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蛙田平整、灌溉與排水設施和防逃、防鳥圍網建設等,擴建後的稻蛙養殖規模由140畝增加至240畝以上。
“稻田養蛙”即稻蛙聯作的養殖模式,是一種生態立體種養模式,養蛙為主,稻田為輔,一水兩用、一田雙收,蛙田裏水稻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肥,肥料主要來自青蛙的排泄物質,水稻是無公害、天然有機食品。水稻在夏季可以為青蛙養殖起到含蓄水體、降低水溫的作用,提高蛙苗的成活率,也給青蛙提供了天然的活動場地。
每年到了銷售旺季每斤市場價大概25到30元,淡季也要15到20元。田裏的粳米每畝地可産300斤,市場價可以賣到10元一斤,這樣稻蛙聯作可使每畝地多增收萬元以上。
現在,馬山村還給大米註冊了‘龍慶稻漁蛙大米’商標,推動大米生産品牌化發展,稻蛙聯作種養可以説是一箭雙雕。
為了幫助農民脫貧致富,龍慶養殖場直接流轉了3戶貧困戶的入地近40畝,流轉價格為850元/畝,遠遠高出馬山村周邊土地流轉均價450元/畝。龍慶養殖場吸納周邊貧困戶就業,在養殖場務工的貧困戶每人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讓貧困戶在家就能務工,極大的解決他們經濟生活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