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十三五”期間安徽教育事業主要指標總體全國中上、中部前列

11月26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了“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會上著重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情況。據悉,安徽省教育事業主要指標已經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總體進入全國中上、中部前列。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安徽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動安徽教育事業發展邁上新的歷史起點,教育面貌發生格局性變化,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全省現有各級各類學校2.2萬所,在校生1251.4萬人,專任教師69.3萬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88.7%、94.6%、89.6%,預計今年年底將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超過50%,提前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高於全國平均水準5.3、0.1、7.8個百分點,義務教育鞏固率與全國平均水準基本持平。安徽省教育事業主要指標已經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總體進入全國中上、中部前列。

五年來,安徽注重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將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學前教育促進工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小規模學校(教學點)智慧學校等項目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五年來各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632.45億元。

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益。全面消除隨遷子女就學升學障礙,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落實孤兒從小學到大學全學段免學費政策。實施國家、高校、地方三個專項招生計劃和高職(高專)院校招收革命老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專項計劃,分別錄取農村和貧困地區考生3.69萬人、革命老區考生10985人,拓寬貧困家庭子女上升通道。精準實施教育脫貧攻堅,五年來累計資助建檔立卡家庭學生512.4萬人次、發放資助資金60.8億元。組織全省高校面向貧困地區採購農副産品,累計採購農副産品4564萬公斤,採購金額2.26億元。

加快推動智慧教育發展。創新實踐國家教育資訊化試點省建設,以智慧學校建設為突破口,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32個貧困縣(市、區)2090所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全部完成智慧學校布點建設,今年年內完成全省58%的鄉村中小學(3479所)智慧學校建設。教育部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教育資訊化發展報告顯示,安徽省基礎教育資訊化綜合發展水準居全國第5位。

此外,安徽始終堅持守正創新、開放引領,育人模式改革不斷深化。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規範中小學辦學行為,開展品質監測和綠色評價。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強化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探索雙元制、現代學徒制等符合職業教育特點的育人模式。開展“高等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四年一貫制”技術技能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數連續五年居全國前兩位。

招考制度改革穩步推進。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推動初中學業水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中學業水準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實行省示範高中指標到校政策,有效引導初中生源合理分佈。

穩慎推進高考綜合改革,高考全科目使用國家卷,調整和規範高考加分。積極探索高校錄取模式改革,合併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實現藝術專業省統考全覆蓋,鞏固完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率先在全國出臺省級政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實施意見,民辦教育發展水準居全國第五位。推進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著力打破部門界限和學校類型界限。深入推進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地方高校自主開展人才引進與職稱評審”的做法被國務院作為改革突破和可複製推廣經驗在全國推廣。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安徽省已實施了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越來越多的幼兒可以在家門口上幼兒園。各級政府落實學前教育各類獎補和資助政策,積極引導、促進、扶持民辦幼兒園普惠性發展,累計投入幼兒資助資金5.855億元,惠及幼兒78.29萬名。

二孩政策出臺後,廣大群眾對普惠性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的呼聲越來越高。為此,在“十四五”期間,安徽將持續實施學前教育促進工程,著力提高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覆蓋率,落實《安徽省幼兒園辦園基本標準(試行)》,會同省有關部門,督促各地配齊保教保育人員,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