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合肥首次開展城市大體檢 解決城市病突出問題

10月27日,據從市城鄉建設部門獲悉,合肥即將展開首次城市體檢,人居環境、住房、就業、社會保障好不好等著市民來評價。目前,體檢時間表和指標項目已經基本確定,通過健全社會公眾滿意度評價和第三方的考評機制,著力解決城市病突出問題。

計劃:滿意度調查反映市民實際感受需求

2019年起,國家住建部開展城市體檢試點工作,以問題為導向搜尋城市短板、城市病及病因,引導城市方式轉變,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首批涉及瀋陽、南京、廈門、廣州、成都等11個試點城市。2020年,國家明確了36個城市體檢樣本城市,其中就包括合肥在內。

城市體檢如何開展,和常見的統計普查一樣嗎?據從建設部門獲悉,按照計劃,在11月中旬前,將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提出的城市體檢基本指標體系,結合合肥發展現狀和十四五發展需求,在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形成合肥城市體檢評估指標體系。

隨後,利用網路開源數據、部門提供數據等相關體檢指標數據,根據城市發展所處階段,進行分析評估。城市體檢既要以客觀數據為基礎,又得把市民的主觀感受作為重要衡量標準。

為此,合肥還將開展社會滿意度調查,選擇足夠調查樣本,全面覆蓋不同學歷、收入、年齡、區域、戶籍的調查對象,真實反映合肥人的實際感受和迫切需求,為城市體檢評估提供重要參考。獲取市民對於標誌性建築、街道尺度、公共綠化、夜景照明、街道傢具等人居環境要素的評價數據,此外包括外來人口的融入程度,尤其是住房、就業、就醫、上學等問題是否能得到較好的解決都會納入評價中。

城市體檢不是一查了之,今年12月31日前,結合各方數據,對比搜尋城市病症,合肥將開出城市治病良方。根據分析搜尋出的城市病症及病因,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形成並提交城市自體檢報告、8個專題報告以及社會滿意度評價報告,更好地治理並減少市民身邊的各類“城市病”。

亮點:差異化指標彰顯合肥城市特色

按照計劃,本次城市體檢範圍以合肥市市轄區為主,部分指標涉及合肥市全域範圍。體檢“套餐”項目也在逐步明確下來,除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八大類指標體系外,還有一些能夠彰顯合肥城市特色的差異化指標。

其中,在風貌特色上,這一指標的評估將結合合肥實際情況,加強對工業遺産利用率、城市歷史建築平均密度、城市國內外遊客吸引力、城市設計精細化管理水準等的評估。

整潔有序反映城市市容環境和綜合管理水準等情況,該指標重點針對合肥市市容環境和綜合管理水準進行分析,包含建成區公廁設置密度、實施專業化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佔比等指標,重點反映城市容貌精神。

多元包容體現在價格合理的高品質的衛生醫療服務、社區健康服務、教育服務、基本住房保障等方面,同時,包含服務人群多元性(低收入群體、老弱群體、殘疾人等)以及社會保障均等化等內容。這一指標評估旨在反映合肥作為新一線城市,城市高品質發展、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程度。

創新活力反映城市創新能力和人口、産業活力等情況。城市創新活力源於城市創新能力、人口活力以及産業活力多個維度,這一指標評估旨在反映合肥作為“創新高地”的程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