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和縣香泉鎮:老於修車鋪和他的脫貧生活

中國網韻動安徽10月19日訊   “今天沒修車啊,於大伯”。“昂,今天比較清閒,呵呵呵……”,喜歡笑的於春海始終挂著笑臉面對每一個路過問候的人。

工作隊每次下鄉回村部的時候都要經過於春海的修車鋪,這裡既是他維繫生計的地方,也是他的家。家住馬鞍山市和縣香泉鎮孫堡學校斜對面,今年剛滿70周歲的於春海,靠他那熟稔的修自行車手藝補貼著家用。“雖然我是五保戶,無兒無女,但我還能走能動,我還會修自行車,沒道理總靠政府救濟我啊。我年紀大了,身體有點小毛病,我們家工作隊幫我申請五保補助,辦理慢性病卡,我這看病住院都沒花什麼錢。”


每當提及他的幫扶幹部時,於春海説道:“熊承旭這孩子好啊,在國土局上班,那麼忙每個月都會來看望我,每次都帶點水果,有時還有茶葉,去年冬天的時候還帶了大米。雖説我沒有孩子,但是他讓我感覺到了有孩子的溫暖,真的很好。”一邊説一邊還不停的豎起大拇指。

自從2014年建檔立卡,憑藉自己的修車手藝,於春海在2018年實現穩定脫貧。這樣一個每天面帶笑容的老大爺,對待生活也是同樣的積極。雖説是貧困戶,但是他家貧志不貧,他也曾想靠自己手藝去縣城掙錢奔小康,奈何腿部殘疾,出行不便,不過如今也是光榮脫貧。“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了,經歷了幾代孩子成長,可惜我的腿有殘疾,不方便出行,不然我可以每天騎車去縣城,找個地方,擺個修車地攤,收入肯定可觀,説不定都不用政府救助了,哈哈哈。”於春海開心的説道。現在於春海每天按時把修車鋪開門,也算是村子裏有名的能工巧匠了,有時候孫堡學校的孩子來找他修修車子的小問題,他也不問人家收錢。用他自己的話來説:這些孩子天天自己騎車來唸書,多辛苦,我修修車就幾分鐘的事,要什麼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