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精準施策,防止群眾因災返貧

今年汛期,安徽省遭遇多輪強降雨,16個省轄市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1046.5萬人。災情發生後,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和脫貧攻堅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統籌防疫、防汛、防貧工作,採取精準有效措施,全力降低汛情災情對貧困群眾生産生活影響,防止因災致貧返貧,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疫情和災情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也是影響脫貧品質的最大不確定因素。要把防止因疫因災致貧返貧擺在突出位置,鞏固脫貧成果,答好疫情、災情‘加試題’。”省扶貧辦主任江洪表示,安徽省持續推進精準幫扶,統籌防疫、防汛、防貧工作,解決好貧困群眾産業發展、務工就業、貧困地區農産品滯銷等問題,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織牢織密綜合兜底保障網,力爭把疫情、災情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切實防止返貧致貧。

修復受損扶貧産業,夯實農村穩定脫貧根基

全椒縣古河鎮周湖圩的朱道友在滁河岸邊流轉了200多畝田,發展蝦稻共養和蓮藕。今年汛期,暴雨肆虐,滁河水位暴漲,朱道友的200多畝圩田成為澤國。

“水都漫到堤壩了,田裏一片汪洋。水稻絕收了不説,蝦跑了,藕也淹死了。”那段時間,老朱愁得寢食不安。

沒有邁不過去的坎。 100多畝蝦稻田農業保險賠付了9萬多元錢,挽回了一部分損失;村裏及時幫他聯繫農機、免費提供秧苗。 8月初,洪水退去,老朱及時進行了補種。

9月24日,在朱道友的稻田地裏可以看到,滿地綠油油的水稻已經及膝,開始出穗了。“霜降來得遲的話,今年的産量還能保住。”聽村幹部説災後補貼也會很快下來,老朱松了口氣。藕田裏,荷葉迎風招展,送來陣陣清香。“藕又新發了些,這幾天還能挖藕賣,明年也不用下種了。”站在地頭,老朱信心滿滿。

扶貧産業是穩定脫貧的基礎。今年特大洪澇災害給安徽省貧困群眾生産生活、脫貧增收造成嚴重影響,特別是重災區部分扶貧産業損失嚴重。為促進扶貧産業儘快恢復發展,安徽省多部門積極行動部署,幫助貧困群眾開展生産自救,及時補耕補種作物,發展“短平快”的種養項目,幫助開展農業保險理賠,把災害對貧困群眾生産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推動産業扶貧項目災後重建,加大對受災群眾、帶貧主體政策支援力度,加快扶貧産業生産恢復,加大技術指導服務,推進扶貧産業持續穩定發展,確保貧困群眾産業增收、穩定脫貧。

為防止和解決困難群眾因災返貧致貧,省委、省政府還印發了《關於著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意見》,及時出臺35項政策措施,加大對受災農民和農業經營大戶的政策支援,最大程度降低洪澇災害對脫貧攻堅的不利影響,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截至8月31日,全省産業發展方面涉及的94428戶285190人,已解決75233戶229274人,佔比80.4%。

支援貧困勞動者返崗就業,確保收入穩定不返貧

潁上縣半崗鎮孔臺村是邱家湖行蓄洪區的一個莊臺,今年汛期,村裏的扶貧車間因水淹而停工。眼下,洪水已經退去,裝修一新的扶貧車間已經恢復生産。

“上個月水剛下去,政府就支援我們抓緊修復了廠房,目前工人已經全部回廠,正加快恢復生産。”扶貧車間負責人孫義普告訴説,企業正全力復工復産,爭取把損失奪回來。

63歲的王正芳是孔臺村的脫貧戶,重新回到扶貧車間上班的老人精神抖擻。“水退了,工廠又開工了,回來上班,我的心總算安定下來了。”王正芳説,扶貧車間停産後,村裏給她安排了臨時公益崗位,每日巡堤,確保她收入穩定不返貧。現在廠裏恢復生産,她又能回來打工,每月穩定收入約2000元,加上老伴在村裏做保潔公益崗,一家人收入穩定生活不愁。

潁上縣就業中心副主任彭傑介紹,為全力支援貧困勞動者返崗就業,該縣將因災失業人員轉移到其他就業扶貧車間就業,或安排臨時公益性崗位。同時,針對行蓄洪區受災村鎮,通過組織縣內産業園企業和扶貧車間開展現場招聘會、加強就業技能培訓等方式,確保未就業貧困勞動者動態清零。

為支援貧困勞動者返崗就業,安徽省進一步加大就業扶貧車間、就業扶貧基地、扶貧龍頭企業等就業扶貧載體幫扶力度,把吸納較多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受災企業作為“四送一服”“四進一促”等專項行動的重點對象。聚焦受災嚴重地區貧困勞動力,積極舉辦專場招聘活動,促進人崗有效對接。對有技能培訓需求的受災貧困勞動力實施免費技能脫貧培訓。積極開發面向受災貧困人口的防汛值守、防疫消殺、道路維護等臨時性公益崗位,鼓勵各地適當提高補貼標準,千方百計穩崗拓崗。

截至8月底,全省返崗就業貧困勞動力163.94萬人,較2019年底提高3.81%。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貧困人口基本實現外出就業或就地就近就業,受疫情、汛情影響“返鄉回流”貧困勞動力基本實現再就業;扶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持續加大,促就業增收入效果明顯,累計開發光伏扶貧公益崗、護林員、護路員等各類公益崗位26.54萬個,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25.81萬人。

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指標,消除致貧返貧風險

今年汛期,連續降雨導致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元松村朱家鳳家的老房子泡了水。“墻根浸了水,屋裏潮濕發黴,房頂也漏雨了,下雨就拿臉盆接著。”坐在屋檐下,朱家鳳一籌莫展。朱家鳳家是村裏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丈夫因病致殘,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兩個孩子還在讀書。雖然村裏將她全家整戶納入低保,孩子也能享受教育資助,但對於這本不寬裕的家庭來説,修繕房屋還是不小的支出。

了解到朱家鳳家的困難,村裏及時組織人免費幫她修繕了房屋。“這下好了,房子重新刷了墻,換了新瓦,跟新房子差不多,就是下大暴雨我們心裏也踏實。”朱家鳳笑著説。

為保障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安徽省全面排查受災貧困戶住房情況,及時組織鑒定,建立問題臺賬,對因災受損鑒定為C級、D級危房的,全部納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在按規定標準補助的基礎上,適當給予額外補助,迅速組織修繕或重建,要求各地11月底前完成改造,確保受災貧困戶住房安全。

“兩不愁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安徽省緊盯“兩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標,以“三戶一體”為重點,強化動態監測,制定落實救助幫扶措施,堅決防止返貧和産生新致貧人口。

江洪表示,築牢防範返貧致貧防線,安徽省建立動態排查監測機制,進一步查缺補漏,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邊緣易致貧戶“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建立預警預測機制,對有輟學苗頭的貧困學生,提前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對因汛情等原因導致的飲水安全、住房安全問題,第一時間納入危房改造、飲水安全工程等項目建設;對突發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等家庭變故的群眾,及時給予救助幫扶,防止因病返貧致貧。

截至8月底,全省住房安全方面受影響的2199戶5157人已解決1937戶4515人、佔比87.55%。飲水安全方面受影響的2116戶5397人已全部解決。道路出行受阻、房屋輕微漏雨、房前屋后土方塌落堆積等其他方面問題8339戶20350人,已解決7827戶19349人,佔比95.08%。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