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
分享到 0

電子競技行業為何崗位“吃不飽”?

“高薪招一名電競內容運營總監,全面負責內容中心工作……”在朋友圈發出招聘需求近一個月後,北京電競投資人王西海仍未找到心儀人選。去年4月,人社部等聯合發佈AI工程技術人員、電子競技員等13個新職業資訊。時隔一年多,這些新職業的人才吸引力仍不樂觀,國內不少電競俱樂部都處於缺兵少將的狀態。

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近日發佈的報告顯示,未來5年電子競技人才缺口巨大,其中電子競技員近200萬、電子競技運營師近150萬。調查發現,行業快速擴張下,一端是電競人才現明顯缺口,另一端卻是年輕人對新職業仍有重重顧慮,崗位供需矛盾亟待平衡。

年薪數十萬崗位招不滿

“業內的電競俱樂部對運營崗位的需求都挺旺盛,特別是高端人才,但想招到合適的人並不容易。”KA女子電競俱樂部首席運營官周婕感嘆。相比其他行業,目前業內給電競運營師等新職業的薪水並不低。據了解,目前中小型俱樂部開出的年薪在10萬元至25萬元之間,大型俱樂部的年薪能達到35萬元至60萬元之間,且不包括獎金。

“一個好的運營,既要有成功電競社區運營經驗,了解遊戲行業,也要具備組織線上社區的經驗,能擅長組建和調動社群。”周婕表示,運營崗位需要的技能比較全面,工作內容也比較廣泛,如自媒體運營、網路宣傳、直播等,“除了要懂電競,還要會很多軟體技能,並不是遊戲玩得好、一直看比賽就能做好運營。”

但目前,除部分大型電競俱樂部擁有專業管理人才外,很多中小型俱樂部的電競運營師都是由電競教練、選手、領隊轉型而來。受制于經驗和平臺,他們在管理和運營方面的專業性有所欠缺。人社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中國電子競技員整體從業規模超50萬人,但只有不到15%的電子競技崗位處於人力飽和狀態,未來5年電子競技人才缺口巨大,其中電子競技員近200萬、電子競技運營師近150萬。

用戶激增但職業選手缺失

在全球體育市場受疫情影響的環境下,電競行業正逆流而上。據《2020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今年疫情期間,宅家生活帶來充裕空閒時間,我國預計新增2600萬電競用戶,全年中國電競用戶預計將達4億,同比提升14.3%。

電競用戶眾多,但為何電競行業仍缺兵少將?來自江西的小徐今年剛高考完,他是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的忠實粉絲,今年的王者榮耀世冠賽讓他直呼過癮。不過,當小徐想要填報南昌工學院的電競專業時,遭到了家人的反對。最終小徐同意了家人的看法,“職業生涯就那麼幾年。退役後我能幹什麼?做教練或者當主播?那還不如學個‘正經’專業更好養活自己。”

“目前來看,電競俱樂部之所以難找到合適的選手,一是電競本身熱度的不確定性導致産業鏈建設各方面進展緩慢。一款遊戲具有週期性,遊戲的熱度也決定著電競賽事的生命,這讓資本在部分電競産業鏈建設方面存在顧慮。”艾媒諮詢高級分析師劉傑豪表示。

在劉傑豪看來,電競選手的年齡特性也讓招聘存在明顯挑戰。“目前電競選手大多集中在18歲至25歲的年齡段,人才挖掘的偶然性極強。選手想要從業,需要暫時放棄學業,但社會目前對電競職業的認可度有待提升,不管從年輕人自身或者是家長層面,放棄學業、從事電競行業都是一個艱難的決定。”

完整産業鏈體系亟待確立

一方面是人才難招聘、崗位“吃不飽”,另一方面卻是電競産業的迅速發展。據《2020年1-6月中國遊戲産業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實現電子競技遊戲行銷收入719.36億元,同比增54.69%。騰訊遊戲副總裁張巍表示,今年全球電競觀眾有望達到4.95億,中國將超越北美,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電競市場。

北京對電競産業的扶持也緊鑼密鼓。今年5月起,北京陸續組織各類電競活動20余項,石景山區網路精品遊戲研發基地、北京智慧電競賽事中心、首鋼電競産業園等項目也紛紛落地。

如何應對快速擴張下,行業出現的人才需求失衡?周婕坦言:“目前確實有很多大學開設了電競相關專業,但水準參差不齊。”要解決人才問題,首要是構建圍繞電競賽事完整的産業鏈體系。劉傑豪表示,除了通過電競賽事職業化、賽事運營專業化來逐步提高社會對電競職業的認可外,俱樂部、賽事方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訓、晉陞體系,健全賽訓制度,保證職業人才的持續供應。

目前國內電競産業正試圖接軌傳統體育,實現賽事與選手的雙向激勵。騰訊電競負責人侯淼日前在2020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上表示,今年騰訊電競運動會將正式啟動省隊賽模式。“這一模式既可為更多地方電競選手提供高水準比賽平臺,為地方培養人才提供更好的渠道,也能促進地方電競産業的發展,加強大眾對電競産業的認知,實現對電競生態的反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