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縣地處大別山腹地,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説,是全國深度貧困地區之一。自2012年以來,該縣在決戰脫貧攻堅的同時,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內外兼修,突出“一鎮一貌”“一村一品”,一個個美麗鄉村如同一顆顆“明珠”點綴在大山深處。
山村景色美文明樹新風
日前,記者來到岳西縣來榜鎮楓樹村美麗鄉村示範點,只見群山環繞下,一座座紅頂白墻的農家“小洋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一條寬闊的水泥馬路穿村而過。在該村文化小廣場上,村民王翠娥老人帶著小孫子在此玩耍。“現在黨的政策好啊,把我們的農村建設得這麼漂亮,一點都不比城裏差。”王翠娥對記者説。
楓樹村是市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該村共投入資金300余萬元進行環境整治,拆除旱廁,興建公廁,家家戶戶用上了沖水式衛生間。“以前,這裡被稱為‘廁所一條街’,氣味難聞。現在這裡成了‘花園街’,多漂亮。”王翠娥帶著記者邊走邊介紹。
稱之為花園的不僅僅是村莊,該村每家每戶房前屋後也是瓜果飄香,花團錦簇。“我們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引導群眾利用自家房前屋後打造‘五小園’(果園、菜園、茶園、花園、桑園),不僅美化環境,還可以增加群眾收入。”楓樹村黨支部書記吳自從對記者説。
當晚,一場精彩的文藝表演在該村文化小廣場上演,黃梅戲、廣場舞、打鼓書等,一個個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輪番上演,贏得觀眾一陣陣掌聲。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該村結合“送戲下鄉”活動,宣傳民生工程政策、脫貧攻堅知識等。參加表演的既有縣裏的專業演員,也有該村群眾參與。劉和香是一位廣場舞愛好者,平時每天晚上都和村裏的姐妹來跳廣場舞,但上臺表演還是第一次。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不但注重村容村貎的整治提升,還高度重視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和鄉風文明建設。”吳自從告訴記者,該村經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制定了《村規民約》,每年定期開展“文明戶”“最美人物”評選活動。“以前,一到農閒時節,村民就聚在一起打牌甚至賭博。現在好了,一有空閒,群眾就到農家書屋來看書學習。”該村文書兼圖書管理員曹文忠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該村已評選出市級好人2人,縣級好人1人,鎮級好人1人,吳自霞家庭被評為安慶市“最美農家”。孝老敬親、睦友親鄰、助人為樂已蔚然成風。該村汪玲霞無怨無悔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13年之久,把一個清貧的家經營得和和美美;“80後”單親母親熊騰嬌以柔弱雙肩撐起一個家。這些身邊的先進典型成了村民的學習榜樣。
脫貧産業興“老鴨”變“鳳凰”
沿著水泥路,翻過一座山,記者來到了該縣青天鄉老鴨村。只見公路兩旁的桑樹枝繁葉茂,田裏的茭白鬱鬱蔥蔥。在該村牛嶺組,村民王業泉在茭白田裏掰茭白。“我今年種了7畝茭白,已賣了2萬多元,估計還能賣2萬元。”王業泉揚了揚手中茭白,笑著對記者説。
王業泉一家共5口人,前些年,父親生病,2個孩子讀書,家裏十分貧困,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他在幫扶幹部的指導下,種植7畝茭白、6畝茶葉、4畝桑葉,收入節節攀升。在他家扶貧公示牌上,記者看到:2014年他家總收入為1.5萬元,2019年總收入達5.9萬元,已于2017年脫貧。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幫扶下,我村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從一個深度貧困村發展為現在的脫貧示範村。”老鴨村黨支部書記熊壽青感慨地説。由於交通閉塞、田地少,該村曾是全省挂得上號的窮山村。2014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81戶593人,貧困發生率達39%。“出門便爬坡、吃糧靠肩馱、農閒背被兒(要飯)、男兒難娶婆(妻子)。”曾是該村真實寫照。
自實施精準扶貧戰略以來,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該村列為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共投入500余萬元,打造高枧格中心村。“將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關鍵還是要發展産業,增加群眾收入。”據熊壽青介紹,目前,該村共發展茶葉1500畝、桑葉1600畝、茭白400畝,形成以茶桑為主導、果藥蔬菜為輔助的産業發展格局,實現“村有當家産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
在該村楊樹組王貽南家,夫妻倆正在收拾蠶室,為秋蠶養殖做準備。“我家共有8畝桑林,春蠶和夏蠶共養10盒種,賣了1.6萬元,秋蠶和晚秋蠶還可以養10盒種,全年僅養蠶一項可增收3萬多元,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了。”王貽南告訴記者,他家以前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通過發展茶桑等産業,加上孩子畢業後回到村裏工作,家庭收入由2014年的1.5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10.4萬元,不但摘下了貧困戶的“帽子”,還成了村裏致富帶頭人。
該村王業泉、王玉昆、王業慶等茭白種植大戶,免費為村民提供茭白種植技術,統一收購後,運往石關、主簿等茭白收購點出售。王玉昆告訴記者,他們集中收購村民種植的茭白,解決了村民運輸難題,增加了群眾收入。
“2019年底,我村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村民每人平均收入由2014年的5000元增至目前1.2萬元,村集體收入去年突破30萬元。老鴨村如今變成了‘鳳凰村’。”據熊壽青介紹,現在老鴨村流傳一首順口溜:“脫掉貧困帽,鄉村在振興,組組通公路,轎車戶戶進”。
清涼避暑地吸引遊客來
雖是炎炎酷暑,但該縣包家鄉鷂落坪村卻十分清涼。在該村星移農家樂內,遊客們正在悠閒地聊天、打牌。“盛夏時節,正值高溫酷暑,而這裡氣溫一直只有25度左右,真是度假避暑的好地方啊!”遊客馬解明來自上海,這次他隨旅遊團來此遊玩7天。遊客鄭玉寶來自馬鞍山,他是連續第三年來此度假。“如今,鷂落坪的環境比過去更美了,讓人住得更舒心。”鄭玉寶高興地説。
鷂落坪村既是全國100家精品紅色旅遊線路之一,是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所在地,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海拔高,植被保存完好,年平均氣溫只有15度,夏天是非常好的避暑勝地。以前,這裡因交通不便,群眾生活非常貧困。為了幫助這裡的群眾發展鄉村旅遊,儘快走上致富道路,岳西縣自2014年在該村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貎發生了巨大變化,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度假避暑。“近年來,各級財政投入近8000萬元,連續三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環境整治、道路改造等民生工程,目前全村共創辦農家樂69家,三分之一的農戶吃上了旅遊飯。”鷂落坪村村委會主任汪天佑向記者介紹。
鷂落坪村農家樂協會負責人王芳告訴記者:“目前,全村69家農家樂全部客滿,共接待遊客2500余人,鄉村旅遊業帶動當地100多人就業。”
在該村老汪農家樂內,遊客們自己動手包餃子準備晚餐。汪義猛家以前住在較為偏遠的鐘形組,後來移民搬遷到中心村,建了一棟300平方米的小洋樓,於今年開始發展農家樂。“目前,我家只有4間客房,接待8人,每天收入700多元,民宿生意很好。”汪義猛高興地説。
據統計,該村每年接待遊客達20萬人次,旅遊收入約1500萬元,僅此一項每人平均收入近萬元。美麗鄉村建設促進了鄉村旅遊,鄉村旅遊業讓這個偏遠的山村群眾走上致富路。
據岳西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業彬介紹,該縣自2012年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以來,中心村以點帶面,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山村面貌煥然一新。目前,全縣堅持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産業發展結合起來,圍繞茶、桑、菜、生態養殖、鄉村旅遊等産業,加快中心村産業發展,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