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分享到 0

安徽潛山:全域旅遊讓百姓端上“金飯碗”

中國網韻動安徽8月24日訊“我摘的四季豆真好吃,爸爸釣的魚也好吃,這裡真好,下個週末我還想來。”8月23日,在潛山市潘鋪生態農莊,來自合肥的徐禮百一家人正在盡情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果實,綠色、無污染的農産品做成的美食,讓一家老小大快朵頤,讚不絕口。

遊客垂釣 朱康寧/攝

潘鋪農莊荷花 儲小心/攝

近年來,潘鋪村通過開發生態觀光休閒農業,發展以農家生活體驗為主的鄉村特色遊,年接待遊客15萬人次,村民年每人平均收入達3.5萬元。在這裡,遊客可以釣魚、採摘,也可以挽起褲腳下田,感受耕種的樂趣,收穫的農産品還能送到廚房加工成菜,讓遊客品嘗自己的勞動果實。白天體驗幹農活的樂趣,晚上在蛙叫蟬鳴中散步,早上在聲聲鳥啼中自然醒,這種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的休閒方式,吸引了南京、合肥等周邊城市的眾多遊客,“帶著孩子放下手機、電腦,回歸自然,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感覺特別好。”徐禮百説。

遊客下田,體驗農耕樂趣 葉余根/攝

葡萄園碩果纍纍 葉余根/攝

62歲貧困戶李成送正在地裏帶領遊客採摘葡萄,頗有感觸地説:“這幾年,這裡通過發展鄉村旅遊,環境越來越好,景色越來越美,來玩的遊客也多了。我家土地流轉給了農莊,我還在農莊打工”據了解,目前像老許一樣在農莊工作的員工有40余人,大部分都是當地村民。

外國遊客在農莊與村民載歌載舞 程斌/攝

潘鋪生態休閒農莊 葉余根/攝

近年來,潛山市積極發揮“青山、碧水、藍天”的生態優勢和“新、優、奇、特”的現代農業優勢,按照“點上做精、線上做亮、面上做新”的要求做活全域旅遊,有力地推進了景點旅遊、生態農業和美麗鄉村一體化建設,將綠水青山變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越來越多的農民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致富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