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分享到 0

潛山:以體制機制改革引領全域旅遊發展

仲夏時節,走進槎水慢莊民宿,仿佛與世隔絕,深深融入了一片希望的田野。叢山綿延起伏,包圍著小村落,原生態的土磚房子靜靜的站在滄桑變遷的歲月裏,錯落有致的排列著。小巷子裏紅燈籠亮著,似乎在等待遠方歸來的人。

槎水慢莊(圖片景區提供)

近年來,潛山市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以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全市擁有1家5A級景區、5家4A級景區、11家3A級景區和40余處鄉村景點,串珠成鏈全域旅遊發展圖景徐徐展開。 2019年,接待遊客1283萬人次、同比增長20.13%,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7.6億元、同比增長20.06%。

黃鋪田園圖/程西林

建立與全域旅遊相配套的領導體系。一是黨政統籌。成立“四大班子”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全域旅遊作為“一把手工程”,實行市委政府“雙分管”、常委專職抓,各鄉鎮明確分管領導並設立旅遊辦公室,構建了市鄉村三級全域旅遊發展工作體系。二是部門聯動。建立34個部門組成聯席會機制,定期研究推進創建工作,及時破解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三是目標管理。制定下發創建實施方案與工作計劃,與創建單位簽訂軍令狀,納入部門單位、鄉鎮年度目標考核並設創建單項獎。

圖/葉余根

建立與全域旅遊相配套的規劃體系。一是推進多規合一。編制《潛山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打造“一核兩區三帶四板塊”全域旅遊空間格局。將“全域旅遊”理念融入各類規劃之中,強化旅遊發展與國土空間、城鄉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多規合一”。二是完善規劃體系。編《制潛山市文化旅遊首位産業發展規劃》、《潛山市全域旅遊宣傳行銷規劃》、《潛山市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和天柱山景區控制性詳規,形成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規範有效的規劃體系。三是強化規劃實施。出臺全域旅遊規劃實施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建立規劃督查、督辦、考核、獎懲、評估機制。

圖/葉余根

建立全域旅遊相配套的執法體系。一是建立“1+3+N”聯合執法監管機制。成立以分管市長為組長的旅遊聯合執法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監管辦公室和旅遊警察大隊、市監分局、巡迴法庭。二是建立綜合監管長效檢查機制。由綜合監管辦公室牽頭,每季度開展不少於1次日常聯合檢查,節假日、重大節慶活動、旅遊旺季等重要時間段,開展專項聯合執法檢查和專項整治。三是建立投訴聯動快速處理機制。相關部門、涉旅鄉鎮、景區設立一名旅遊維權聯絡員,涉及多個部門的,由綜合監管辦公室統一協調相關責任部門進行聯合處理。四是建立行業自律機制。成立文化旅遊、休閒農業等行業協會,建立旅遊企業“黑名單”制度,創造安全、文明、誠信的旅遊環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