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抗洪一線 | 一名退役軍人的“作戰姿態”

張少東是蜀山區五里墩街道清溪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同時也是一名退役軍人。在他看來,汛情就是命令,他不止一次果斷勇敢地參與防汛抗洪,時刻以“作戰姿態”應對險情,是街道同事眼中的“排頭兵”

以“作戰”的姿態,保護群眾週全

7月19日淩晨2點,張少東突然接到社區防汛值班人員的電話,“南淝河汛期嚴峻,速到社區集合。”張紹東快速起床穿衣,看了一眼熟睡的妻兒,迅速奔赴到南淝河防汛抗洪現場。當天晚上,五里墩街道全員上陣,緊急前往順河南路段加固堤壩,守護沿岸群眾生命安全和財産安全。

張少東在轉移居民臨時安置點噴灑防疫消毒劑


“抓緊做好群眾轉移安置的相關工作,確保群眾的生命和財産安全”,上午7點,張少東接到了受災群眾轉移安置的通知,8點30分,他已聯繫好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東區)作為防汛臨時安置點,由自己負責接收轉移群眾。

 從接到通知到居民可以入住,張少東帶領社區3名工作人員只用了1個小時,就在安徽警官職業學院(東區)設置了一個可容納400人居住和一個可容納1000人臨時躲避安置點。

“他雷厲風行的作風令我敬佩”,配合張少東一起負責安置點工作的胡衛梅説道,“從接到通知到完成安置點設置的所有工作,在這麼短時間內,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名軍人的頑強,給我們分配工作時井然有序,完全像是在戰場上指揮作戰。”

以“作戰”的姿態,守衛家園安瀾

當天夜裏,安置點順利安置了227名轉移群眾,解決了用水用電等生活保障問題,併為居民免費配送一日三餐。為了隨時給居民提供服務,張少東和社區工作人員們一起,實行24小時雙人值守。

張少東在查看南淝河順河南路段水淹區居民的生活恢復情況

從登記處到宿舍樓僅有100米距離,可張少東一天卻走了出兩萬多步,他把一批又一批轉移出來的居民妥善安置。“看著大家安心住下,我心裏的石頭也落地了”他説道。20日淩晨,當安置點最後一個房間燈光熄滅,受災居民安然入睡後,張少東安排好值守人員,便又騎著車趕到淝濱小區防汛值守點值守夜班。

以“作戰”的姿態,奮力擊退洪水

2015年,30歲的張少東仍在部隊服役。據他回憶,6月的一天下午,他請了4個小時的假陪從老家來的女友看電影。電影看到一半時,突然接到作戰值班室電話,全部人員30分鐘內歸隊,奔赴江陰市長涇鎮參加抗洪搶險。他匆匆説了一句“有任務,我得走了”,便立即回到部隊奔赴抗洪第一線。

那一次,他在水裏泡了9個小時,雙腳泡得發白起皺,“那是我第一次參加抗洪搶險。”張少東説道,自己的身體裏面流淌著軍人的血性,退役不褪色,當險情來臨時,退役軍人總會衝在第一線。

當年的女友成了他現在的妻子。“一開始也不理解,但後來我知道這就是中國軍人的使命感,反而覺得他是個很有責任感的人。”妻子錶示自己正是看中了他的品質。

從部隊到地方、從前方抗洪一線到後方安置保障,張少東經歷過抗洪搶險不同崗位的錘鍊。“無論是上半年的防疫還是現在的防汛,他所在的社區防汛任務都是較重的,但他一直在咬牙堅持。”張少東的街道同事都很敬佩他。

每當遇到險情,退役軍人們總會在最關鍵的時刻用作戰的姿態保護著居民的安全。張少東一直秉承著初心,守衛家園安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