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晴,南淝河城區段監測水位連漲多日後終於出現回落,不過還是高出警戒水位不少,合肥城市防洪應急響應為I級。在南淝河蜀山段,各個部門和鎮街組成的應急隊伍依然堅守在崗位,搶抓晴好天氣開展固壩清淤、消殺防疫等工作,堅持24小時值守巡查,守護堤壩安全,守好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線。
固壩清淤不停歇
在南淝河清溪路段,原有堤壩內側已經築起防水彩條布覆蓋的圍堰。圍堰一側是居民區,另一側是3天前火速修建的300米加固壩,堤壩之下便是南淝河水。
“前幾天雨下的特別大,蜀山區防汛指揮部緊急調集工人、機械、物資過來,花了一天時間,用泥土和沙袋堆建起這條高2米,長500米的圍堰。”五里墩街道黨政辦主任朱紅英介紹。從空中俯瞰,兩道堤壩一前一後,為周邊群眾生命財産安全上了“雙保險”。
隨著天氣轉晴,五里墩街道組建消毒應急小分隊,迅速推進災後環境消殺工作。清溪路社區消毒消殺小分隊兩名隊員正背著沉甸甸的噴壺來到五東居民組(長豐村)內,一絲不茍地對水淹區域進行消毒防疫。“你們來的太及時了,洪水一退淤泥和漂浮的垃圾都留在家裏,正想著要怎麼辦呢。”戶主劉女士説道。
隊員們為劉女士家的院子和一樓每個房間都細緻的噴灑消毒液消殺。“劉姐,你要對家裏衛生進行大清掃,還要檢查用電安全,有需要跟社區聯繫。”陳村路社區黨委副書記張少東叮囑道。
據了解,五里墩街道發動社區、物業公司、轄區單位對小區、單位內雜物污物、衛生死角進行清理整頓,防止蚊蟲滋生,特別是對南淝河沿岸的住宅小區先清淤再消毒。同時,向居民宣傳衛生防疫、環境消毒、食品衛生、控制媒介生物等洪澇災後防疫知識。
“四座紅帳篷” 24小時值守
7月22日上午11點,在見到韓文靜時,她正在南淝河巡查,和她一起的還有琥珀街道的其他5名同事。“目前南淝河琥珀段的水位較前天最高點已下降約1.5米。”韓文靜高興地説。最近幾天,每天讓她最牽掛的就是南淝河的水位。
堤壩上,一頂紅色帳篷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韓文靜介紹:“這是‘觀察棚’,我們一共搭建了四處,是我們值班的‘大本營’。”韓文靜所説的“值班”,指的是琥珀街道建立的24小時值班巡查制度,由主要領導帶頭,所有工作人員分早、中、晚進行輪班巡查。
以南淝河上的橋梁為界,街道將轄區段南淝河分成了琥珀潭段、翠竹園段、奧林花園段三段,每200米設立1個點位,安排專人值守,在沿河橋墩上看到了白色的數字標記,“這樣方便定人定崗”。韓文靜介紹,自己值守的琥珀潭段共有5個點位,但值班人員有6個,即“5個定點人員+1個機動人員。“這樣一來,吃個飯、上個廁所的時間也能有人頂上。”韓文靜補充道。
“重點巡查護坡是否有塌方、堤壩是否有管涌……”韓文靜隨身攜帶著《琥珀街道南淝河巡值人員職責清單》,上面清楚寫著每一項工作任務。“要在同一位置選定參照物,每半小時觀察水位升降情況,然後拍照發到群裏。”講話的間隙,她不時用手機拍照。
臨近中午,韓文靜已經在河岸邊來來回回走了幾十趟,微信步數已破15000+。“我今天早上6點前就到崗了,中午12點會有同事來和我交接班。”岸邊還放置了抽水泵、沙袋、鐵鍬等防汛應急物資。
站好防汛“安全崗”
7月22日下午,和井崗鎮十里店社區社居委主任王義勤一起,前往南淝河井崗段巡查。王義勤介紹,從7月中旬開始,他每天都要來大堤巡查,“相較于前幾日,南淝河井崗段水位最低處下降了60-70公分,沿河路的積水也已經全部退了。”但從他緊鎖的眉頭可以看出,他懸著的心並未放下。
井崗鎮成立的“臨時防汛指揮部”就在南淝河懷寧路橋入口處。正在現場指揮的井崗鎮副鎮長商議介紹:“目前沿河路上依然禁止人員和車輛進入,指揮部設在這裡,既能第一時間研判防汛工作、參與防汛救援,又能把好勸離群眾的第一道關卡。”
據悉,南淝河流經井崗段共3.8公里,井崗鎮在每500米距離設立一個崗亭,共計8個,由全鎮8個村居分別值守;每200米位置設立一個值守點,安排人員輪班值守,觀察和記錄水位情況、勸離垂釣人員。沿著河岸行走,隨處可見醒目的警戒線和警示標識。
跟著王義勤急促的腳步,來到了緊鄰南淝河邊上的蜀山區重點工程清一衝、清二衝初期雨水調蓄工程項目現場,受南淝河水位過高影響,該項目暫時還未開工。王義勤指了指堆在清一、二衝污水泵站配電房前的一堆沙袋,説:“就在1個小時前,在區住建局、農林水務部門的支援下,這裡剛剛築好了圍堰,保護工程和建設設備正常使用。”
(詹偉偉 韓文靜 汪斌 徐冠男 朱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