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
分享到 0

合肥AI技術“智慧交易”開國內先河

面對疫情影響,合肥公共資源交易成績斐然,上半年成交金額突破千億元大關,國內首推AI技術“智慧交易”系統,與江蘇、廣東、新疆、湖北等實現異地遠端評標,釋放市場新活力。下半年,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計劃推進電子擔保保函應用,降低免收投標保證金項目“門檻”,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國內率先推出公共資源“智慧交易”

上半年,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智慧語音分析系統”正式上線運作,這在全國是首次嘗試。語音智慧監管應用後,可將評標中每位專家級投標人發言語音實時轉寫成文字,輔助生成評標報告,並自動對一些異常發言內容給出預警。據統計,系統投入使用後節約評審時間可達30%。

在小額零星定點單位項目招標中,該系統的輔助評標功能已初步展現。面對400多家投標人,系統僅在半小時內就迅速完成了投標文件的解析和評審工作。“效率很高,這在過去至少需要一天時間,而且有了人工智慧輔助投標,不用擔心存在人為操作有貓膩,公平公正看得見。”來自浙江的一位投標企業負責人劉先生表示。

在助力招投標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時,智慧輔助評標應用也實現了産品的升級迭代與不斷完善。目前,“合肥版”智慧輔助評標應用已全面覆蓋政府採購類項目,覆蓋率達40%,評標準確率達80%。下一步,“智慧語音分析系統”項目將在現有基礎上擴展範圍,力爭覆蓋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近九成的項目。

今年以來,合肥正加快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通過創新體制機制,以資訊技術為引領,在全國率先推出公共資源“智慧交易”系統,提升市場化配置效率。通過打造陽光公正高效的交易平臺,釋放市場新活力,保障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與江蘇、廣東、湖北等異地遠端評標

最新的統計顯示,上半年,儘管面對疫情影響,合肥公共資源交易成交金額依然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88.75億元。其中,一大批省市重點項目如軌道交通、引江濟淮、農林水、疫苗採購項目等順利完成。

今年,合肥暢通“綠色通道”,對涉及保障城市運作必需、疫情防控必需、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以及企業生産經營急需等重大、緊急項目,實行項目受理“一表制”,加快項目交易。通過電子化方式,企業資訊註冊、項目進場登記、場地預約、招標資訊發佈、投標文件上傳、開評標、保證金收退、合同備案等全流程網上辦理,實現交易“雲上走”。

提昇平臺服務功能,改造交易場所並優化其功能,目前面積增至2.28萬平方米,開評標室增至92個,每天滿足近百個項目開評標。服務大廳設立24個諮詢辦事窗口,實現交易主體登記、保證金收取與退還等事項“一站式辦理”。

根據項目需要,上半年還為4629個項目提供專家抽取服務。推進“標準化+公共資源交易”,在服務規範、電子政務等多層次建立標準體系,發揮平臺服務示範效應。

實現所有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線上投標、開標和評標,全程網招率達95%。與江蘇、廣東、新疆、湖北等實現異地遠端評標。加快數字證書、電子簽章全省互認,五市共建安徽(區域)交易服務系統中交易主體近10萬家。省內12市共建共用的“徽採商城”上半年完成訂單數7.14萬筆,交易金額8.83億元。

為免收投標保證金項目放低“門檻”

2020年下半年,合肥市公管局將繼續提升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推進電子擔保保函應用;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政策支援,提高免收政府採購類項目投標保證金上限,放低門檻為更多企業減負;優化保證金管理流程,壓縮退還時限;推進小額工程和服務類項目進商城;簡化合同備案流程,推行網上備案。

同時,不斷規範平臺建設和管理,逐步實現“代理機構退場”,推進專家獨立評審;健全完善評標現場管控機制,交易項目場內全程音視頻監控、“一對一”場外監控;以國家級標準示範契機,推進電子見證服務規範省級標準制定,第三方交易系統對接數據規範提升為國家級標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