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區域協同發展,“一嶺六縣”共建産業合作區
在蘇皖邊界,天目山余脈往東延伸。一汪清泉,從天目山主峰蜿蜒而來,流經安徽省宣城市郎溪縣、廣德縣,穿越伍員山,往東匯流於江蘇省溧陽市天目湖。
“深加工基地是我們借力安徽市場的第一步。今後,將進一步開發農旅綜合體項目,到2020年底,不僅帶動溧、郎、廣三地農副産品的推廣、銷售,還將吸收廣德當地50多人就業。”溧陽市雲鼎尚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日前對記者説,公司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在廣德縣邱村鎮投資開發農副産品,興建2000平方米的廠房,延伸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推進農産品深入加工技術,提升農産品附加值。
蘇皖(溧陽、郎溪、廣德)合作示範區發展規劃自2018年11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以來,以生態為底色、以縣為單位,打造省際邊界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山水相連、人緣相親,三地在機制體制建設、環保共育、産業合作、設施互聯、民生共用等領域取得了纍纍碩果,在推動省級毗鄰地區協同發展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比如,借助溧陽市社渚鎮“中國青蝦第一鎮”品牌優勢,建立三地養殖協作模式。蘇皖合作示範區網上人才市場為三地群眾提供更大就業平臺,郎溪、廣德到溧陽就業人員超過3000人。
6月初召開的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強調,深入推進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深化滬浙洋山區域開發合作,在“一嶺六縣”省際毗鄰區域共建長三角産業合作區。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要聚焦重點區域,統籌推進‘一圈五區’建設,高水準打造‘一嶺六縣(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集中試驗區、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省際産業合作示範園區。”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嶺六縣”範圍包括安徽省郎溪縣和廣德縣、江蘇省溧陽市和宜興市、浙江省長興縣和安吉縣、上海市白茅嶺農場。從地圖上看,這片區域位於長三角地理中心,是長三角三省一市無縫對接的天然功能區塊。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嶺六縣”加快了産業轉型升級的腳步,向更高品質的協同發展加速邁進。
“以‘高、新、綠’産業作為主攻方向,引導滬蘇浙等地區産業化基地向‘一嶺六縣’試驗區轉移,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牽動性的重大項目,加快培育佈局一批未來産業,構建區塊鏈産業生態,實質性推動試驗區加快建設。”宣城市主要負責同志建議。
依託龍頭企業帶動,産業佈局向一體化統籌優化
7月2日,蔚來公佈了2020年6月交付數據。江淮蔚來在6月交付3740台,繼5月破紀錄後再創月度新高。自3月以來,江淮蔚來已連續四個月實現環比上漲,6月交付數同比增長179%。
蔚來汽車與合肥市簽署建設中國總部項目,是今年2月底在合肥“雲簽約”的八個重大産業項目之一。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表示,依託安徽汽車工業的良好基礎,蔚來汽車已順利推出兩款高端電動SUV新産品。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後,計劃5年形成千億元産值規模,引領安徽新能源汽車産業實現中高端發展。
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聯合打造的世界級智造工廠,已經成為合肥乃至安徽省的一張名片。工廠採用“網際網路+智造”模式,擁有國內自主品牌首條全鋁車身生産線,配備大量智慧化設備,焊裝整體自動化率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依託龍頭企業加快長三角産業佈局,推動人工智慧、民用航空、新能源和智慧汽車等領域優化産業鏈合作,加快推進上汽集團長三角生産基地、江淮蔚來新能源汽車基地、商飛配套零部件、阿里巴巴‘網際網路+’等示範項目。”長三角區域合作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六安的海洋羽毛有限公司過去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由於物流公司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屢次出現貨損貨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18年起,海洋羽毛與總部在浙江的傳化六安公路港展開闔作。“傳化有效整合當地運力,對運力品質有充分的把控,降低了成本,保證了服務品質的穩定性。有效連結傳化系統,實現系統下單、線上可視、一單到底。”傳化智聯品牌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傳化著手打造智慧物流服務平臺,如今已經建成了一張覆蓋全國的傳化網。目前傳化智聯在安徽地區已經落地淮北公路港、六安公路港、合肥公路港等,共計服務企業600余家,在提供高效、智慧化、一單到底的物流供應鏈服務的同時,積極推動區域生産生活資料高速流通,助力産業集群發展,促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
結合區域産業基礎和資源稟賦,長三角地區以産業轉型升級、科技和模式創新需求為導向,聚焦汽車、積體電路、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等優勢産業提升發展,大力培育民用航空、智慧製造、生物醫藥、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等戰略性領域,積極發展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新業態、信念模式,推動長三角重點産業的優化佈局和統籌發展,著力培育世界級産業集群。
聚力搭好合作載體,推動長三角産業鏈深度融合
疫情發生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各産業聯盟和産業合作示範園區積極行動,全力支援助力長三角企業聯防聯控和復工復産。
“依託長三角G60科創雲平臺,深化聯防聯控、供需對接、科技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和智慧財産權服務。”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産業組負責人表示,聯席辦將積極引導産業聯盟和園區的企業,研究疫情下的新變化、新模式,加快産業數字化、智慧化升級,提高企業智慧化管理水準和風險應對能力,把握産業發展的新機遇、新變革,搶佔智慧醫療、人工智慧與工業互聯應用等産業領域新高地。
“今天的長三角,面臨的不僅是區域內産業格局分配調整,更是如何聚集資源要素,發揮各自所長、互相搭臺,整體提升區域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大命題。”省經濟資訊中心預測處副處長阮華彪認為。
順應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和産業發展大方向,長三角開發區組建聯盟,成立長三角開發區協同發展聯盟,首批成員覆蓋一市三省45家開發區、重點企業和開發區協會。
為促進相關産業鏈上下游的資源整合,推動形成資源共用、集群發展的格局,長三角地區積極搭好合作載體。G60科創走廊機器人産業聯盟在蕪湖成立,新能源和網聯汽車産業聯盟在合肥成立,建立了長三角地區機器人、新能源和網聯汽車一體化發展平臺。
“如今,像工業機器人這樣的産業,讓長三角更智慧地合作起來,從上游減速器製造、零部件控制系統生産,到中游本體製造,再到下游系統整合服務,長三角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器人産業鏈。”阮華彪認為,既要科學規劃,精準定位,合理佈局,構建産業錯位發展、政策有機銜接的發展格局,也要以産業集群為框架,適度分工,緊密合作,以産業集群佈局引領産業發展佈局。(本網記者鄭莉)
【評論】
共抓産業鏈打造價值鏈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階段,在已有合作基礎上,一項一項抓出實效,努力把長三角建設成為全國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示範區。要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加強分工協作,繼續努力把長三角打造成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産業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協同創新,是打造跨區域産業鏈、提升區域整體産業鏈水準的重要路徑。地緣相近、習俗相通、市場相連,相似的基因促使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走出了一條張弛有度的漸進式體制機制演化路徑。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加速建立産業互補分工的關係,優化産業鏈佈局,實現跨越式發展,在長三角一市三省中已是尋常之舉。但也要看到,區域內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産業發展協同性有待提升,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尚待構建。
長三角一體化是合作與競爭辯證統一的一體化,要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形成區域整體優勢。我省圍繞國家賦予安徽“兩地一區”的功能定位,把力量向一體化匯聚,把精力資源向高品質集中,在上海龍頭帶動下,攜手蘇浙,揚皖所長,主動作為,著眼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産業鏈。要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加強跨區域“雙創”合作,聯合共建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推動中心區産業集聚和結構升級,支援蘇北、浙西南、皖北和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重點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大健康、醫藥産業、農産品加工等特色産業及配套産業,推動建設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提升發展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逐步形成分工合理的現代産業體系。
推進産業共建,為補鏈固鏈強鏈騰出空間。當前,疫情倒逼國內産業鏈重構升級,尤其是迫切需要構建以5G等為代表的戰略性産業供應鏈。加上國內戰“疫”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內産業鏈適逢在全球價值鏈中實現攀升的新契機。這就要求長三角一市三省以産業鏈為紐帶,化危為機、危中尋機,強化産業共建,善於推廣上海臨港、蘇州工業園區合作開發模式,提升合作園區開發建設和管理水準。支援以資金、技術、品牌、管理等多種形式合作,有序推動産業轉移和生産要素雙向流動,借助全球價值鏈體系重構,順勢而為向價值鏈高端邁進。加快建設一批高品質合作園區,積極探索“創新飛地”“園中園”等産業園區合作共建新模式。